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业财融合是做好财务分析的保证

2024-03-23 08:20:59

浏览量

财务分析要想升级成经营分析,需要财务人员站在业务的角度说业务人员能听懂、能理解的话。

一、

财务如何平衡监督职能与服务职能?

站在会计人的角度,履职时将挑错思维转换为指路思维,承认现实窘境的同时帮助业务合规,财务工作就容易获得业务的尊重。

站在企业的角度,把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分开。会计核算履行监督职能,财务管理履行服务职能。

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后,会计核算将完全独立于业务,会计与财务的职能则完全切割。会计侧重监督,财务侧重服务。

二、

财务践行客户导向,一方面要做好常规服务;另一方面要换位思考,对业务可能出现的例外问题及突发问题要预先谋划、特事特办、事后规范。

财务人员接受问题咨询时要做到「首问负责制」。邮件发给谁,电话打给谁,就由谁负责解答,即便问题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也要做出回应。

对于业务人员提出的问题,财务人员答不上来时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咨询其他人,找出答案后告诉业务人员;二是告诉业务人员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并做好对接。

首问负责制的精髓是财务人员要主动化解业务人员碰到的难题。

三、

财务人员要真正「懂业务」,需做到:懂项目、懂合同、懂产品、懂会计、懂绩效。

具体到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上,有以下四点:

1,融入业务,提升价值。会计工作要为经营管理服务,为业务服务,为一线作战服务。

2,渴望进步,渴望成长。除了财务专业知识,我们还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市场知识、管理知识、产品知识等。

3,积累项目管理经验。若想对财务工作的全貌有所了解,财务人员最好能完整地参与一个项目,这能让财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的业务运作。

4,达到 CEO 素养。只有公司制度与内控完善有效的情况下,CFO 才是 CEO 最有力的接班人选。否则,缺少统筹全局的智慧,CFO 接任 CEO 有明显的短板。

何谓业财融合?就是财务与业务融合。

常见的认知误区是以为业财融合就是财务要靠近业务,要单方面主动与业务融合。

业财融合是双向的融合,业务也要靠近财务。

只单向对财务提要求,实际上达不到业财融合的目的。

四、

如何实现业财融合?

站在财务的角度,要做到流程上财务可视,财务人员要有说话的机会;财务人员要参与到业务流程中去,了解合同、产品、客户,知道该说什么。

站在业务的角度,要时刻树立利润与现金流至上的理念,能正确理解财务结果导向,识别财务风险。

财务工作不是学历出真知、考证出真知,而是实践出真知。

财务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规则与风险,突破各种束缚成事。

把理论上行不通的事走通,需要财务人员及时转换思路,学会变通。

要达成这一点,没有实践是不行的。

五、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体两面,不宜割裂而论高下。

会计人员在企业的工作大多是二者兼具,只是各有侧重。

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都是从会计核算起步的。

一方面,从基础性工作做起可以积累经验,更深入地理解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培养自己的职业敏感性。

另一方面,从简单工作做起,让自己的小成绩得到领导的认可,领导才会放心安排你做更重要的工作,才能获得进步的机会。

不可否认,会计核算工作在一点点没落与边缘化。

作为财务,要勇于接受变革,走进业务,跳出会计看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六、

华为公司曾给财经人员提出三个转型要求:

image.png

1,由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型。对于创造性的工作,比如管理会计,人工智能不能胜任,这将是未来财务工作的主阵地。

2,由事后财务分析向事前财务控制转型。借助内控与制度流程建设,通过事先的筹划与预测,别让问题冒头,这是成本最小的管理方式,也是管理会计的精髓所在。

3,工作作风由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型。财务对争议事项有无事先说明、有无培训宣贯、有无例外通道,这都能看出财务是否具有服务意识。

业务部门是财务工作最主要的内部客户,财务服务要实现高铁化,让客户感受到的永远是简便、快捷。

财务服务要方便业务,把复杂的程序和工作留给自己,然后通过自身努力把复杂工作人工智能化,进一步解放自己。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