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400 6890 958

换一种财务思维,让你的企业产生质的飞跃

2024-03-31 08:18:05

浏览量

不同的财务思维,会导致企业经营的结果大不相同。

有的企业经营遵循的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财务思维模式,而有的企业坚持的是“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的思维模式。

看似两个会计公式没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将两边项目简单做了一下对调。但是,实际上这两个公式的背后,反映出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财务思维,完全不同的经营思路。

我们先谈第一个等式:“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这个等式反映出来的财务思维是这样的:企业的经营以“收入”为核心,收入是企业经营最重要也是最重视的目标,收入是企业经营的发起点,而成本、费用都是在收入的目标下必须产生的相对应的支出,而利润反而是被动产生的结果。

比如,企业制定的营业收入目标是1亿元,假如企业正常毛利率是40%,那么成本发生额应该是4000万元,而费用按照近几年的支出正常水平为7000万,那么最后的利润是-1000万元,也就是亏损了1000万。一旦产生了亏损,我们可能会分析亏损产生的原因,究竟是成本的问题,还是费用的问题呢,实际上这种事后分析的价值并不高,因为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支出都是应该的,都有其合理性。既然要创造收入,那成本是必须发生的,那么各项费用也是必须发生,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

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发现,在这种经营思路下,经营的结果无论盈利还是亏损,无论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似乎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也是无法改变的结果,也是无可奈何的结果,最终只好被动接受。

而第二个等式反映的财务思维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再来分析第二个等式:“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这个等式反映的财务思维是这样的:企业的经营以“利润”为核心,利润是企业必须达成的目标,最终经营的过程中,无论是通过扩大收入或者是控制成本、费用,最终是必须实现利润目标。

比如,企业的目标利润是1000万元,假如在经营过程中发现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导致营业成本超过往年正常水平,原来一个亿的收入只需要4000万营业成本即可,但是当年实际发生了5000万元,那么超出预期的1000万营业成本怎么办?

假如要完成1000万的利润目标,那么就必须在压缩费用方面或者提高营业收入方面补回。要么努力增加营业收入,将1亿元提高到1.1亿元;要么是努力削减费用支出额,比如将费用的预算削减1000万元;要么是双管齐下,既要增加收入,又要削减成本,总之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将超出预算的1000万元的成本挤出来,最终才能完成1000万元的利润目标。

这样一个经营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完成1000万元的利润目标,是不是必须在经营的过程中,就需要随时掌控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动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确保完成利润目标。

我们最后再做一下总结。企业经营中,采用“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财务思维与采用“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的财务思维,经营的过程与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模式,后者是主动的模式;前者是消极的经营思路,后者是一种积极的经营思路。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的结果会完全不同,主动管理可以避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可以将利润作为经营的核心而不是收入,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而被动管理的结果是对亏损的结果无法控制,只能被动接受,会大大增加企业经营的失控风险。

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必须改变以“收入”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应该牢固树立以“利润”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以“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这种模式能够将影响利润的三个因素:收入、成本、费用完全纳入“利润”这个目标框架内管控,最终有助于达成企业的利润目标。

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企业经营者如果能够考虑清楚,分清主次,使用得当,会让企业经营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