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小企业财务分析,资金比利润更重要

2025-01-16 08:22:43

浏览量

小企业,一般是指初创企业或是处于业务发展初期的企业,也包括一些人员规模较小、业务模式相对简单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财务分析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些企业财务分析的重心,却并非通常会关注的利润,而是资金。企业的规模小、业务相对单一、尚处于创立或刚起步发展的阶段,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的收入有限,通过经营能够获取的资金有限。企业最需要分析的问题是怎样生存下去,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是资金而不是利润。所以,对于小企业的财务分析,资金比利润更重要。

01为何一定要进行资金分析?

首先,资金是否充裕,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小企业的初始资金,一般是由创立者进行的投入或者能够得到天使轮投资,无论哪种方式,初始资金的总量都是有限的。但企业创立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却比较多,租用办公场地并装修、购置家具及设备、招聘人员等。如果不对资金的使用加以规划,只出不进的情况会快速消耗初始资金,缺乏资金补充就会导致企业无法继续经营。即使在资金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这些资金获取更多的人收益,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问题。资金利用率以及利用效果的高低,会影响企业经营,同时也会影响外部人员对于企业发展的判断,所以资金分析同样是重要且具有价值的。其次,相比受到主观影响的利润数据,资金数据更加真实客观。利润是根据会计核算得到的,会计核算会受到适用准则的选择和判断的影响,由于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不同、原始凭证以及相关单据和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递的效率等,这种影响是主观的且不可避免的,出于各种原因,还可能存在人为控制利润的情况。而资金的进出受到的人为影响较小,所以相比利润,资金数据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相比利润数据,资金数据的来源也相对更加可靠。利润是从财务报表中得到的,财务报表同样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而资金数据的源头是银行会第三方资金账户的流水,属于企业外部来源的数据,企业内部人员通常无法干涉,所以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资金与利润数据的差异,主要在于时间差。当期一次性支付的资金,可能会在一定期限内分摊影响利润,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当期收到的资金,可能在后续一段时间内确认收入,例如预收账款;当期支付的资金,可能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收回,例如线上开店或直播的保证金;当期支付的资金,后续不确定能不能收回,例如长期股权投资。这些时间差产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中。

02资金分析的三个核心问题

小企业可能只聘用一两个财务人员,甚至将财务工作交给代理记账公司负责,导致财务数据可靠性存疑,现金流量表编制比较随意。所以在进行资金分析时,需要重新整理资金相关数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汇总所有账户的资金流水,然后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问题一:资金的来源企业的第一笔资金来源是创立者投入的初始资金,然后利用这些资金通过经营获取更多的资金,当资金充裕后会进行其他投资来增加获取收益的方式,资金不足时会寻找新的外部资金来源,选择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按照上述逻辑,现金流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为经营、投资、筹资三部分。经营现金流即为企业通过业务开展获取的资金,企业先要付出资金来获取原材料或商品、聘用员工,然后通过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为客户提供商品或服务来收回投入的资金。但投入的资金可能无法全部收回,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出现在进去后。弥补资金缺口的方式,无非是消耗现有的资金余额,当余额不足时,就会需要进行筹资。筹资的方式,可以选择股权融资或是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会引入新股东,或者现有股东追加进行投资;债权融资,可以向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申请借款,也可以通过关联企业进行短期资金拆借。不同的融资方式,能够获取的筹资总量是不同的,所受到的限制也是不同的。企业有闲置资金,会进行投资来扩大生产。例如购买新设备,扩充现有生产资源;投资新企业,拓展现有经营范围。投资的一次性支出,可能会为后续的经营带来更多的资金,也能利用投资本身获取收益。如果将资金来源对应到资产负债表,就可以看资产负债表右侧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负债主要是通过债权方式获取的资金,除去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这种严格意义上的债权融资,还包括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这类占用他人资金所获取的无息借款。所有者权益中的留存收益,属于企业经营所获取的资金,其中可能包括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其他属于股权融资获取的资金。资金的主要来源、不同来源所提供的资金金额、不同来源供应资金的稳定性等,影响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

问题二:资金的用途资金的用途,也可以按照经营、筹资、投资三大类来进行分析。经营所支付的现金,一般包括购买原材料或商品、职工薪酬、房租水电、税费、费用报销等各类日常费用。为了便于理解,这部分资金的分类可以不按照现金流量表中的项目分类,而按照实际用途进行归类。

按照这样的分类方法,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出企业经营资金的流向,以及各类用途资金的占比。根据各月数据的对比,同时结合收入变动来评估资金支出是否合理。例如企业尚在初创阶段,但每季度需要支付一笔大额的房租,由于员工较少,办公场地面积大部分都在闲置,闲置部分所支付的租金会成为企业经营的负担。

根据用途还可以区分哪类支出与收入相关联,也就是这部分资金支出最终可以通过收入回流到企业,哪类支出属于固定性支出,很难与收入产生之间关联,但又属于维持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需要控制这部分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包括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扩充企业资源的投资,也包括投资其他公司所付出的资金。对于企业资源的投资,后续会通过生产经营将资金收回,对于其他公司的投资,后续会形成投资收益,但收益的回收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相比经营支出的资金,投资支出通常金额较大,大多为一次性支付,少部分可能分期投入。需要考虑集中大额付款为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避免由此产生风险,影响企业经营。筹资所支付的现金,通常为筹资成本。债权筹资需要按照约定支付利息,这部分属于企业承担的强制性成本,通常支付金额和支付时间不具备太多的协商空间;股权筹资成本为给予股东的股息、红利等,依照企业制定的股利政策以及盈利情况进行发放,具备一定的弹性和自由度。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不同方式筹资产生的筹资成本,结合企业的资本结构,考虑整体资本成本率,将其与利润率进行比较,评价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资本成本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结合资金的来源,可以计算得出经营、筹资、投资三类为企业带来的资金净流量,这样能够清晰看出企业目前在使用哪类资金来维持经营。例如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数,那么当企业资金余额不能维持经营消耗时,就需要筹资来进行经营资金补充;投资所支付的大额支出,可能是来源于经营所得资金,也可能是由筹资资金支持。

问题三:资金的周转速度影响企业经营的,除去经营、筹资、投资的现金净流量,还需要关注每类资金的周转速度。经营资金的周转速度,也就是现金循环周期,需要考虑存货周转、应收账款周转、应付账款周转速度。理想的情况是:收到客户订单后再进行生产或采购,确保存货较少,不会占压资金;客户支付定金或按照比例预付一定的款项,客户收货后马上付款,不给予任何账期,应收账款为零,甚至账面存在预收账款;供应商给予了一定的账期,可以在采购后的一段时间内付款。在这种理想状况下,企业不会为客户垫付资金,甚至能够无偿占用供应商和客户部分资金,资金周转速度非常快。

但大部分企业都无法达到这种理想情况,所以需要对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周转进行分析。一方面想办法提升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周转的速度,尽量避免存货积压贬值、长期欠款的产生。另一方面需要与供应商协商付款时间,尽量降低应付账款周转速度,减少垫付成本的金额。这样可以加快经营资金的周转速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投资资金的周转速度,需要考虑投资回收期,对于金额较大或比较复杂的投资,需要搭建模型对投资回收期进行测算。例如购置生产线,需要考虑购置成本、生产线产能利用率的变动、增加的收入以及成本费用、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处置方式等,根据每年的净现金流和投资成本来计算静态回收期,如果回收期较长,还需要考虑现金流折现,这样计算得出的是动态回收期。

而投资其他公司,需要考虑企业的投资目的、投资占比以及后续退出投资的方式。是为了获取这些公司的资源进行投资,还是单纯想要获取投资收益?被投资企业未来三年的经营预期是怎样的?是否考虑后续退出来收回投资成本?选择怎样的退出方式?

筹资资金的周转速度,对于债权筹资来说,就是债权人给予的还款期限,股权筹资则少有期限限制,除非签有对赌协议。债权筹资的还款期限,除了考虑期限本身长短对于企业经营的影响,还需要考虑这些筹资资金的去向。如果用于经营,需要评估当前的经营资金周转速度,是否能够满足债权筹资还款期限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短期借款,是否能够及时还款是重要问题。如果用于投资,则需要将还款期限与投资回收期进行匹配,警惕短债长投的情况发生,即将短期借款投入到具有较长回收期的项目上,导致资金占压,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对于资金的分析,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限制,例如对资金用途的限制,要求专款专用等,这些都需要单独进行考虑。资金分析关系着小企业的生死,我们需要将分析重心由利润转移到资金上。资金分析减少了对于复杂会计原理的解释,更加有利于非财务人员理解,从这里入手,能够更加快速的建立与老板沟通的桥梁,引起其对财务工作的重视。

资料来源:漫谈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