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应用商业模式画布串联业财数据

2025-09-05 08:25:03

浏览量

       商业模式画布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通过将商业模式拆解为9个标准化模块,帮助创业者和经营者以可视化的方式重新对商业逻辑进行审视,协助定位目标客户群体,有效降低业务的试错成本。商业模式画布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模块间的动态关联上,能够依据内外部环境变化来及时对参数等进行调整。

商业模式画布实际上是将企业经营链条拆分成了九个部分,能够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审视和分析,不仅能够应用于商业架构的搭建,还能将其作为财务分析的思路,帮助我们梳理业务与财务数据的关联。

模块1:重要合作

重要合作是指企业在经营中依据合作关系所建立的网络,例如上游的客户、下游的供应商、同行业内的竞争对手等。

合作关系质量高低关系着企业的经营以及收益的稳定,供应商的数量、原材料的品质和价格、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客户的数量、客户的议价能力、客户对价格的敏感程度等,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关注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结合财务数据变化体现经营现状。

从财务分析角度来说,应收账款账期、应付账款账期、采购价格的稳定性、外包成本的高低、销售价格的稳定性等,都是重要合作的体现。

模块2:关键业务

关键业务是企业经营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根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核心任务也会有所区别。是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市场份额,还是需要加强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亦或是强化成本控制、提升生产效率,不同的任务需要关注的重点不同,对于“关键”的衡量没有统一标准。

财务分析的指标也要以关键业务为线索来寻找。企业想要提升市场份额,就需要大量营销投入,需要考虑营销投入的金额控制、营销投入的转化率以及效果分析;加大对于研发的投入,需要考虑研发最终是否能够形成企业资源,为企业带来收益;进行成本控制,考察各类成本费用的占收入比,可以用本量利模型来评估目前哪些成本需要进行改善。

模块3:核心资源

核心资源的运转维持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包括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等。有形资源是具有实体的资源,存货、固定资产、房产等都算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是指没有实体但却能带来潜在利益的资源,包括品牌形象、商标、专利技术、IP、知识产权、信誉等;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人才储备,以及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金融资源包括企业自有资金、有价证券,也包括企业外部的融资能力、商业信用。

企业资源是有限的,怎样利用有限资源来创造更多收益是关键,这就涉及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财务角度来看,资源使用效率一方面体现在一定期限内的周转速度上,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周转速度需要与企业经营适配;另一方面体现在资源的投入产出上,人效比、研发的投入产出比、研发的资本化率,产出越多、产出时间越持久,企业能获取的收益越稳定。

模块4:价值主张

企业的价值主张,并不是“能为客户做什么”,而是“能给客户带来什么”,即企业能给客户创造的价值。由于企业的收益来源于客户,所以价值主张也能够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站在价值创造的角度,企业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越高,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就可能越高,客户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现金,这样企业就能够通过定价来获取更多的溢价收益。当溢价空间出现变动时,需要关注外部环境是否发生变化,例如竞争加剧、新产品出现等,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定价。给客户带来价值的多少,还会直接体现在毛利率指标上,毛利率越高意味着企业产品或服务本身的竞争力越强,结合费用率等相关数据的分析,能够有效评估企业目前整体的盈利能力。

模块5:客户关系

客户关系体现了企业目前与客户建立了怎样的链接,链接的紧密程度关系到合作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企业收入和利润。

与客户在多方面进行合作,例如不仅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产品或服务,还会依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或是持续为客户改进产品或服务,在多条产品线上均与客户建立合作,代表与客户的链接更加紧密,在获取稳定收入的同时,还能通过产品组合收益、附加价值收益来抵消长期合作付出的高额折扣,确保企业利润水平。

通过客户续约率、合作期限、合作类型、客户服务成本等指标,能够对客户关系进行评估,客户稳定确保了企业收入存量的稳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存量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模块6:渠道通路

渠道通路是将价值传递给客户的方式,企业是线下开始实体店,还是利用线上网店进行销售,是自己销售还是通过分销商或是代理商进行销售。不同的渠道具有不同的特征,需要考虑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于渠道的适配程度,从而选择最适当的价值传递方式。

每个渠道通路,都会有相应的渠道成本。实体店的开设需要投入资金来支付房租、人力、采购成本等;线上网店开设的初始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大量的营销投入来吸引顾客,增加了获客成本;利用分销、代理方式进行销售,需要支付分成或是佣金。这些都会形成相应的成本或费用,占用企业的利润空间。

对不同渠道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对于投入产出相对较低的渠道,需要考虑是否要取消或进行调整,降低企业的无效投入,提升利润水平。

模块7:客户细分

通过对客户进行细化分类,能够看到企业在为谁创造价值,即哪些客户为企业贡献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是锁定企业目标客户群体的过程。将客户进行细分,可以考虑根据客户类型、客户所处行业、客户合作期限、客户合作规模等指标进行分类,对每个类别分别进行分析。

客户的消费频率、客单价、获客成本等,会影响客户毛利。客户毛利越高,意味着对企业利润的贡献越高。但客户毛利并非判断客户贡献的唯一标准,还结合客户品牌、合作规模、企业战略规划等方面来综合进行判断,有些客户合作规模较大,但毛利较低,甚至企业愿意接受一定程度的亏损,目的是稳定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借助客户的品牌优势来吸引更多同类型客户,这样的客户虽然对企业利润没有直接贡献,但也是重要客户。除去客户毛利,客户生命周期、客户终生贡献等指标,也能够体现客户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大小,不仅能用于对当前经营情况的分析,还为财务预测的重要假设建立提供依据。

模块8:成本结构

成本结构是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成本结构一方面需要与企业的商业逻辑相匹配,另一方面也需要与收入相匹配。

想要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各项成本费用占收入的比重,能够直接看到每项成本费用蚕食收入、挤压利润的多少。还可以将成本费用汇总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区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考虑变动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关联程度,评估固定成本的负担是否过重,是否还有优化空间。考虑成本结构是否与商业逻辑相符,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工及相关成本占比较大,生产制造企业中的生产成本占比较大,互联网企业中可能营销费用的占比相对较高。成本结构还需要与收入相匹配,产品销售收入必然会产生对应的生产成本或采购成本,服务收入需要企业支付服务人员薪资或是外包劳务费。如果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就需要评估会计核算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根据结果来寻找提升会计核算水平的方法。

模块9:收入来源

收入来源是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后所得到的利益,收入的持续性以及稳定性对企业经营来说至关重要。

收入来源单一还是多元化,会对收入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可以按照客户类别或产品服务类别对收入进行拆分,查看企业的收入结构;对不同类别的收入增长情况进行分析,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挑选具有增长空间的产品服务。企业获取收入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现金,那么收入与经营现金流入的对比、现金循环周期等指标,也是进行收入分析的关键。

对收入的分析还需要考虑收入质量,需要结合行业发展情况、政策支持情况、客户合作稳定性等,对能否持续获得收入来进行评估,同时考虑收入对应能够带来的利润,将企业资源集中于高质量收入的获取,以此来增加收益。

商业模式画布,是从企业有什么出发,盘点企业现有的重要合作、关键业务、核心资源,然后考虑能为客户做什么,围绕创造价值思考价值主张、客户关系、渠道通路、客户细分,以上的结果最终落实到财务数据中,即成本结构和收入来源。

这个过程,将业务逻辑与财务数据串联企业,形成一个业财对接的思路,能够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业务的同时,考虑业务与财务的连接点。可以根据这些连接点,搭建财务分析模型或是财务预测模型,提取财务分析的思路,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也为寻找经营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方向。来源:漫谈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