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科技正在颠覆传统,重新定义了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的概念,切实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面对技术的冲击,企业的“生存战”打得尤为艰难。各家企业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同行竞争和口味日渐挑剔的用户,还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尝试,通过应用新技术改善商业模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大数据技术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财务领域也不例外。
大数据影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影响着企业整体管理状态,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式很难应对新的变化,这就需要企业跟上大数据时代的节奏,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预算管理、风险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工作之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下去,超越竞争对手,就必须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挣脱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束缚,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获取持续健康的发展。
财务管理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
1.推动行业发展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各国间的保护壁垒在逐渐减弱,弱化了国家间的地理优势。企业研发出一项新专利技术,能够迅速的席卷全球,被其他企业很快的学习模仿,这就日渐加剧了全球企业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市场中占一席之地越发困难。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企业以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数据信息中的潜在价值,预测未来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企业运营,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可以说,外部的竞争环境推动着企业不断采取新技术、新方法,变革商业模式和管理形式,提升管理水平。
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财务信息化能够满足企业对数据质量的要求,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能够提供财务分析工具,帮助财务人员进行最优决策,推动企业财务向高级财务管理转型。在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财务人员的工作从以前基础的核算工作,发展到对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归纳。传统的财务处理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人为失误容易出现遗漏,数据质量难以保证。信息流转速度慢,会计核算速度慢,效率低,财务信息共享性差,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全面等。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系统自动生成数据,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准确度。财务系统还能快速便捷的提供全面的财务报告,使企业财务管理者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帮助其做出最优选择。
再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财务信息化能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在传统的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每天从事琐碎、重复的基础核算工作,容易失去职业热情,工作能力也很难得到质的提升,而且人为操作容易疲劳出错。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减轻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无用的重复操作,节约了时间,使财务人员能够专注于财务分析、报告和决策上,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首先,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许多企业经营业务日益增多,不断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进行扩张,逐渐成为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跨地域、多元化的发展给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如企业扩张速度快,下属公司遍布全国;组织架构层级过多,管理体系庞大;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企业横向发展较快,涉及的业务领域众多等。这种复杂的环境无疑也加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为了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企业迫切要求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来满足企业内部对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外部信息搜集的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数据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转速度,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信息的灵敏度,及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应对,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日益强大,企业的发展重心逐渐向个性化、定制化转移。从前的企业并不会过多地考虑市场需求,“有什么消费者就会买什么”是一度盛行的商业模式。但现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开始强调“用户思维”,“消费者买什么就生产什么”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这一经营理念的转变,会给企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在当今市场中,消费者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投奔”其他商家,消费者决策成本的日渐低廉迫使企业进行内部变革创下,强迫企业树立“用户至上”的思维。企业想要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就必须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周到的服务,财务管理中应用大数据便应运而生。因此,跟上时代的步伐是企业得以发展的保障,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理念滞后
首先,缺乏对财务部门管理地位的认识。企业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管理层更倾向于对生产、安全、利润等方面的关注,容易忽略财务部门的管理价值。财务部门更多的是以一个执行者的角色存在,不能发挥出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去参与企业决策分析。这种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弱化了财务部门的作用,发挥不出财务部门的管理作用,不能为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信息,使得财务管理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变化,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财务管理意识薄弱,水平不高。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要统筹建设财务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贯穿整个财务处理活动,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有些企业现阶段信息化建设,主要侧重于基础核算系统的建设,缺乏帮助管理层进行决策分析管理系统的建设,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数据背后的价值,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传统的核算系统己经不能帮助企业有效的应对大数据时代下激烈的竞争,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财务管理理念有待变革和更新。
2.财务信息技术管理效率不高
首先,财务核算系统冗杂,缺乏统一平台。在新形势下,企业领导层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成熟经验,造成企业存在多套财务核算系统并存的困境,系统标准不一,企业层面难以形成统一管理。有些企业运行的财务核算系统,有SAP、远光、用友等多个系统,同一系统又存在多个版本,就造成企业目前多个财务核算系统共同运行的现状,这给以后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留下了弊端。信息化建设的初衷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帮助财务人员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财务分析与研究,从而进一步优化系统,达到系统解放劳动力,劳动力反哺系统的良性循环。
显然,并未很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迫切需要统一规划,尽量整合到一个平台,使财务人员从众多财务系统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利用信息技术帮助财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往集约化方向发展。其次,业财信息缺乏共享渠道,共享性差。财务是所有业务的终端,可以说财务部门几乎是一个独立部门而存在,与其他部门交流不多,财务人员在财务工作过程中,很难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从而制约企业财务管理的展开。
目前,许多企业部门设置较多,由于公司内部结构的限制,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数据流转渠道。业务部门一般都拥有自己的业务系统,业务部门往往更加重视自身业务系统的建设,而忽视与财务部门的合作,造成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共享的问题,从而导致财务管理效率低。各系统孤岛林立,导致企业数据分布较为分散,不易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影响财务大数据的建设。财务部门不能及时获取其他数据,掌握的数据不全面,不利于财务的分析、预测,不能给管理者提供最优的决策建议。
3.数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建设,信息数据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如何管理海量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难题。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分别在不同系统数据库中进行储存与管理,比如,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保存在生产运营系统,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保存在市场营销系统,采购物资产生询价定价等数据保存在ECP系统,监测生产安全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实时数据保存在安全环保平台,而财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保存在企业总部的用友系统、远光系统、SAP系统等财务软件系统中。可以看出,许多企业目前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数据管理体系,分散的数据管理对未来建立财务大数据库时进行数据收集造成一定困难。
数据收集是提升数据管理水平的第一步,因此,对分散在多个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扩大财务管理需要处理的数据规模是企业未来财务管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企业各系统没有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这也对以后系统的集成工作造成一定困扰。企业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方法也需要逐渐完善,除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方面的问题,如何把大数据技术更加有效的运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是提高企业数据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企业在财务管理大数据应用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学习和参考,在未来具体落地过程中缺乏一定理论指导。
4.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再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处理会计核算、进行财务监督等工作,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目前,许多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从财务人员的年龄段来看,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说明企业总部财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工作经验丰富,且长期在企业从事稳定单一的工作;从学历来看,企业总部财务人员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受过高等教育,理论功底扎实;从专业来看,大部分财务人员是财会相关专业,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相对匮乏,说明财务人员财务知识较为专业,对信息化了解不多,缺少大数据相关的专家。
这样的财务人员分布就决定了财务人员大数据意识较为薄弱,不能有效的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得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难以应对大数据环境下给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此外,从一些企业整体来看,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水平不一,管理难度大。尤其是一些偏远企业,年轻优秀财务人才流失严重,财务人员年龄偏大,缺乏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财务信息系统的推广落实较为困难。
结语
目前许多企业财务高层大数据意识还是相对薄弱,财务管理层对大数据的认识不足、投入不够,没有将大数据的理念和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导致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财务人员与财务管理部门的积极作用,使得大数据的价值大大折扣。这就需要管理层下定决心,以身作则,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大数据学习氛围,努力培养全员的大数据意识。
来源:综合互联网
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学员将同时获得商业数据分析证书,该证书是由人社监制,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签章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通过CFDA课程的学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向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