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财务审批,不能一路“绿灯”,通通放行

2024-04-12 08:31:21

浏览量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费用审批是一个关键环节。这涉及到公司的财务健康,关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执行。一个优秀的财务人员,在面对各种费用审批时,必须坚持原则,做到“红灯停、黄灯等、绿灯行”。

任何费用的审批不是简单的签字过程,而是一项需要判断和严谨操作的负责任工作。遇到那些违反公司规定或者存在明显问题的费用申请,我们要像红灯一样毫不犹豫地亮起停止的信号。拒绝不合理的支出不仅保护了公司的资产,也体现了财务管理的严谨性。

卖人情是财务人员的大忌,作为财务人员,要把工作和交情分开。

举个例子:某公司员工A提交了一项费用报销申请,内容为出差期间的晚餐费用,金额为500元。正常情况下,出差的餐饮费用是能够得到报销的。财务部门的小张发现几个问题:

1. 根据公司政策,出差期间的餐饮费用每餐有100元的上限。

2. 该费用的发票是高级餐厅的,并且包含了酒水费用。

3. 系统中没有出差批准的记录。

小张首先对照了公司关于出差餐饮费用的具体规定,并与发票的信息进行比对。显然,员工A的晚餐费用超出了规定的上限,并且包含了不予报销的项目,同时也没有事先获得出差的正式批准。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小张做出了拒绝报销超出部分费用的决定。

接下来,小张详细地解释了拒绝的理由,并私下与A沟通,提醒他未来在提出费用申请时需遵守公司的政策。通过这个案例,财务部门要传达一个清晰的信息:秉持公司财务政策的一致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强员工对于财务规定的理解和遵循。

如果你是小张,而且你和员工A的私下关系好,你会怎么做呢?

然后是黄灯,这代表再确认。对于那些看起来可能合理但又缺乏足够证据支持的费用申请,我们需要暂停审批,进一步核实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在这个环节,我们可能需要跟申请部门深入沟通,或是要求提供更多相关的凭据。这些审核过程虽耗费时间,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保证了每一分钱的支出都是合理和有价值的。

至于绿灯,即是对那些完全符合公司规定的费用申请的批准。这不仅是审批的一个过程,更是对申请人认真负责和对公司财务规定了解清楚的一种肯定。这个部分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质上也需要财务人员有足够的专业判断力,确保每一项通过的费用都有助于公司的发展。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确保做到既不滥用“绿灯”也不过度“红灯”,而是在“黄灯”时给予恰当的应对呢?首先是财务人员自身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政策、支出规则和审批流程了如指掌。我们要对每一项开支的合理性保持敏感和严谨,培养一种能够洞察申请背后可能隐藏问题的洞察力。

另外要与各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在“黄灯”阶段,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并明确传达需要补充何种资料或为什么某项开支会引起财务部门的关注,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误解。它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增强了部门间的合作。

当然不可忽视的还有内部培训。定期对财务团队进行培训,更新大家对最新财务法规的认识,提高团队成员的审核能力,这是提升整个财务审批质量的关键。只有不断提升个体能力,才能保障整个团队在多变的环境中,兼顾效率与规范,作出最合理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