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职能转型升级成为主流的当下,财务分析成为财务人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而财务报表作为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是财务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不论对于经营管理者、财务人还是外部投资人而言,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对于合理决策、支撑业务、投资配置等都将发挥重要的价值。
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是将报表数据转换为对决策有价值的信息,它通常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等四个维度。
如何实现有价值的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经营管理、投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其本身又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如何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并真正发挥其价值成为财务管理者、投资者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首先,财务报表分析要建立全局意识。这是由于很多会计科目、数据之间都是存在勾稽关系、彼此关联的,不能孤立地看待,因此需要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而报表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如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需要通过利润表分析进行验证,现金流量表能够为利润表中的信息提供支撑。
其次要选择有效的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使用者可以根据分析目的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或将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数据趋势或差异,按比较对象分为与历史数据比较的趋势分析、与同类企业比较的横向分析、与计划预算比较的预算差异分析等。
从比较分析的对象来看,包括对会计要素总量、结构百分比等。如对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会计要素总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研究要素的变化趋势看其增长潜力。结构百分比分析通过把财务报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在对百分比变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占比不合理的项目,以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
财务比率分析法,通过各财务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它们的内在联系。由于财务比率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因此常用于比较分析。杜邦分析法是最常见的财务比率分析体系,它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间的内在联系,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实践中很多财务分析过度依赖财务比率指标,而忽视业务实质,导致财务分析的流于形式,实用价值不强。财务分析的本质要回归到业务中,好的财务分析不仅要分析公司业务存在的现实问题,还要能够从管理的整体视角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因素分析法(又称为连环替代法),将财务指标分解为可量化的因素,依据财务指标与驱动因素间的关系逐次进行各因素的替代,从而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在使用因素分析法时,要特别注意因素分解的关联性,根据财务指标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与各因素间的函数关系模型,同时也要关注因素替代的顺序性、顺序替代的连环性、计算结果的假定性等。
最后,财务报表分析要关注信息的比较基础问题。在在比较分析时,通常涉及到对同业数据、企业历史数据、计划预算数据等比较的参照标准选择。例如进行横向比较时,需要使用同业标准,选同行业一组有代表性的企业求平均数作为同业标准,可能比整个行业的平均数更有可比性。趋势分析应以本企业历史数据为比较基础历史数据代表过去,并不代表合理性。
再比如,当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本年比上年利润提高了,未必表明企业销售业绩已经达到更高的水平,甚至未必说明管理有了改进。总之,对比较基础本身要准确理解,并且要有限定地使用分析结论,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学员将同时获得商业数据分析证书,该证书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制,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签章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通过CFDA课程的学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向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