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付账款之前,我们先给预付账款下一个定义:“预付账款是企业因购货和接受劳务,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包括预付货款和预付工程款。在公司的日常核算中,预付账款是一项流动资产。”通俗说来,预付账款是我们先付钱了,但是对方还没有提供商品给我们,对方占有了我们的资金。
预付账款主要的分析方法
预付账款的分析主要是从预付账款上下年余额变动、预付款单位性质及预付款账龄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关注大额预付账款及变动
要关注预付款期末数较期初数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尤其关注预付账款金额较期初显著增长的具体原因是什么。预付账款余额显著增加往往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对于一些生产原料相对稀缺的企业,如果预期未来原料价格上升,企业为了锁定未来的进货成本,可能会选择加大采购量来囤货。二是当企业要新建一个大项目,相关年份可能会预付土地、工程、设备等。一般而言,预付账款的金额反映了企业对对其上游的议价能力,预付账款金额过高往往是企业议价能力弱的表现,企业这种现象是个体现象还是这个行业的现象呢?我们有必要看看同行业预付账款增长情况。
2.关注预付款支付单位,警惕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通过预付款项占用资金
分析预付款尤其是大额预付款时需特别关注预付单位中是否有大股东或其他关联方。主要通过企查查、天眼查等查询所支付单位的工商信息(主要是股东结构、设立时间、公司地址)等信息判断是否构成关联方关系或者虚构供应商的可能。有的上市公司为了操作隐蔽,可能通过嵌套基金、信托等形式来达到实际控制关联企业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向上穿透2-3层查看其股东架构,甚至需要查看企业历史股东情况做辅助分析。此外,设立时间短、公司地址在住宅区之类的企业也要警惕。
3.关注预付账款的账龄
预付账款是被供应商无偿占用的,有大额预付账款从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来看是不经济且不合理的,企业有大额预付账款从资金管理角度看是不经济的行为,那当企业财报披露的预付账款的账龄超过1年的比例过高时,就要警惕企业是否虚增采购。一般企业也不是傻子,事出反常必有妖。比如康美药业近几年的预付账款几乎连年增长,在正常情况下别说是预付,即便是正常要付的款项也是要一拖再拖的,试想一下康美药业居然有这么多的预付账款真是不可思议。后来,就证实了康美药业在这些年一直在做假账,甚至货币资金项目都造假。
识别预付账款科目相关的财务舞弊手段及案例
企业通过预付账款科目进行财务造假往往处于两个目的:一是大股东或其关联方意图占用企业资金;二是通过虚增预付账款的形式达到虚增企业收入的目的。这种模式一般是公司通过与关联方(或者合谋的供应商)构建一笔预付账款,再通过采购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实现资金回流,虚增收入。以因当初欺诈发行被深交所正式启动强制退市机制的金亚科技(300028.SZ)为例,来说下如何利用预付账款来进行财务操纵。2014 年,金亚科技的子公司成都金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由四川宏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设面积 385,133 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约 2,000元,按 40%的预付比例估算需要预付工程款 3.1 亿元。为此金亚科技制作了假的建设工程合同,填制了虚假银行付款单据 3.1 亿元,减少银行存款 3.1 亿元,同时增加 3.1 亿元预付工程款,属于子虚乌有而虚构出来的,在之后的自查报告里金亚科技进行了追溯调整,对上述预付款进行全额调减。金亚科技的预付账款的大额增加,其实是早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金亚科技的上述工程项目投资总额为7.75亿元,而四宏山建设公司以往承建的项目规模不大,较为缺乏承建大规模建设的经验。此次和金亚科技签订的巨额施工合同不免让人怀疑该公司是否具备承接该业务的能力。四川宏山建设公司在2015年1月被泸州市工商管理局罗列在行政处罚名单上,其原因为从六年前开始该公司一直未参加国家规定的企业年度检验,导致吊销了营业执照。金亚科技与该公司签订巨额的施工合同难道不应该事先审查一番施工单位的资质吗?按照签订的施工合同条款,金亚科技需提前预付40%的合同款,支付比例之高、金额之大实属罕见,金亚科技对风险视而不见、置自身利益于不顾的行为显然是违背正常商业逻辑,不合常理的。
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过规定培训课时,经考试合格,将获得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中级)专业能力证书》。
通过CFDA课程的学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向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