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对钱不感兴趣,对数字没有敏感度,那千万不要做财务工作。如果一不小心做了,那将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我们时常认为每个人在对事对人的态度上过于敏感不好,财务工作则恰恰相反,财务从业者要对财务数字有极高的敏感度。
1 什么是财务数字的敏感度
财务数字来自很多方面,可以是一次业务汇报,可以是财务报告,可以是投资人发表的研究报告,也可以是领导们关注的经营数字。财务数字要变成有用信息需要一个加工过程。随着企业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财务数字的深度分析和快速反应就更加有意义。
财务数字敏感度是指个体对财务数字的敏锐察觉能力,是用来评估个体对财务数字及其代表的意义所表现出的应激式反应与洞察力。
2 对提高财务数字敏感度的建议
做过财务工作的人也许都知道,财务工作多数情况下都处在公司矛盾的旋涡中。这是由财务职责所决定的,无法避免,必须直面应对。如果处理不好,于公于己都不利。
在复杂的环境中,若财务数字出了纰漏,很少有人会主动搭救你。一个铁一般的定律是:一定要有极高的财务数字敏感度。
财务数字的敏感度源于很多因素,也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财务负责人的地位、职责、经历、学历、圈子、研究、喜好等。以下有几点建议,也许对财务负责人提高财务数字敏感度有所帮助。
1、财务战略强调抓大放小。凡是涉及有可能影响公司中长期发展的财务议题,一定要绷紧神经,认真对待,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决策下来,财务人员就得实施或必须执行。如果实施不了或无法执行,财务负责人必然面临挑战。如果昧着良心做事,不仅自己难以过关,还将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这样的议题我常遇到,比如引进策略性投资者、发新股、发债券、突破负债率的上限等,对其中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都要抱有高度的敏感度。
2、公司开会决策一项投资,作为财务代言人有机会表达意见时,一定要有充分准备,万不可马虎大意。因为一旦决定投资,立即要回答很多问题:资金从哪里来?是合资还是独资?若为合资,财务怎么管?若为独资,财务又怎么管?投资回报如何保证?要不要派财务人员,如果要派,该派谁?投资回报是多少,如何确保投资回报的实现?很多问题都要有预案,也就体现在财务敏感度上。
3、汇编出来的财务报告要深入了解整个编制和调整的安排。这虽然是财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也要重视。当财务报告呈现在财务负责人面前时,如果你就是财务负责人,千万不能视而不见。财务数字会说话,会告诉你很多故事。敏感度较高的财务负责人,很快就会透过数据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我经常见到有些财务负责人很忙,忙着应酬,忙着拉关系,却没有静心把会计报表完整地看一遍。长期以来,很多财务负责人是不做具体工作的,具体工作由下面人去做,可要命的是他们宏观方面也没有做好。
4、财务制度一般有很多详细而又明确规定,如可报销什么、不可报销什么、如何报销。然而,违反财务规定的大多是公司的一些高层员工。面对这些情况,财务报销经办人一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财务负责人发现后怎么办呢?财务负责人一定要有高度的敏感度,既要坚持按制度办事,又要考虑可能发生对自己不利的后果,若能善意提醒或由公司领导从旁警告,也许是有益的做法。
5、在调度资金时,要十分小心。为了调度一笔资金,我们常常要经过三个层面九道确认手续。到了我这关,我总会问很多为什么,翻看前后相关的原始单据,甚至有时还要稍微压一压,目的在于把事情搞清楚。日常内部资金调度会放松一些,因为即使有错也错在内部;如果涉及对外付款,要打起100%的精神。财务付款是最后一关,如果财务这关把不好,那就是失职。若要追查责任,财务要负主要责任。
6、一个企业集团在运营过程中,必然会设立若干公司,清理公司是一项日常工作。因为有些公司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逐渐没了业务,成为空壳,财务部门要安排专人清理。清理那些没有存在意义的公司需要常态化。但我们很多管理者喜欢公司大,喜欢公司多,喜欢看上去热闹,似乎管的公司越多越好,似乎资产规模越大越好,其实不然。财务人员在这方面要有极高的敏感度,首先能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清理公司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有这样一个例子。
某人是一家子公司的财务经理,从管理架构上来看,在他之上还有财务总监、总经理。因内部调动,财务总监尚未到位,财务经理就要充当临时财务负责人的角色。
某天,总经理要求支付一笔土地款,约3000万元,财务经理见手续齐全就审批通过了,于是问题发生了。因为集团内部有规定,所有土地款的支付须经上一级投资部门审核后方可通过。就因为少了一道审批程序,就支付了一笔不该支付的款项,导致总经理被停职查办,财务经理被免职。这说明,该财务经理缺乏处理这类事情的敏感度。
3 提高对财务数字敏感度的方法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人适合做财务工作,有人不适合做财务工作,但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者,要对财务和财务数字保持较高的敏感度,此能力一方面来自天性,另一方面来自后天训练。
提高对财务和财务数字敏感度,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训练:
1、财务人员要喜欢财务这份工作。
在我见过的财务人员之中,的确有些人身为财务从业者却并不喜欢财务,对财务工作的兴趣也不是很浓,而当下之所以还从事这份工作,主要出于挣钱的需要。现实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真是这样,我建议这些人尽早离开财务岗位,这样也许对大家都好。
俗话说,如果想干好一件事,首先要真心喜欢它。只有喜欢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才都能克服。因为喜欢,就会学习,就会要求上进。喜欢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事实上,有心的财务领导可通过诱导、推压、训练等方式让下属喜欢财务。想当年,我上大学及毕业之后的职业,自己是没法选择的,可是慢慢干、慢慢学也就慢慢产生了兴趣。我做财务负责人也是走了这么一条路。如今我很喜欢财务,工作起来就有激情、有创意、有灵性、有能动性,效果就比较好。
2.财务人员要喜欢财务数字。
某种意义下,财务和数字可以说是一回事,财务要靠数字说话,财务工作离不开数字。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明细表等都是数字。公司运营中会产生很多财务报表,报表上全是数字。如果不能通过报表数字了解更多的内容,那么财务数字就是死的、枯燥的、无意义的。财务人员只有喜欢财务数字,明白数字之间的有机关系,明白数字背后的故事,才能令数字为己所用。
很多人喜欢看小说、听故事,这是因为小说和故事有吸引人的情节。如果财务人员能把看报表数字视同读有情节的小说,他一定是合格的财务人员。以我的经验看,不喜欢数字的人很难成为优秀的财务负责人。所有财务人员都要强化自己喜欢数字的能力,面对财务数字要多记、多思,与事件多关联。
3、财务人员要勤用财务数字说话。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数字虽然是冰冷的、没有表情的,但它无处不用,无时不用。比如通过财务数字来分析和比较企业的成长能力、偿还债务能力、资金周转能力、实现利润能力等。获取财务数字除了通过常见的会计报表,还需要用管理会计的概念进行搜集、加工和整理。获取财务数字后,要将其融入生产经营活动之中,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促使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企业成长不仅仅依靠自然运营方式发展,而是越来越多的采取并购、合作模式,为了给股东创造更大的利益和价值,合理运用财务数字、构建财务模型,是财务人员发表意见的重要依据。优秀的或具有说服力的财务负责人,他们脑子里装了大量的财务信息,汇报时条理清楚,得出的结论有理有据,这样一来,不仅便于处理各种复杂事务,还能彰显自己的工作能力。
4、要透过财务数字思考事件的前因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企业里,几乎每项经济活动都与财务相关。比如投资一个项目、出售一项资产、股权重组、提高工资水平、控制运营成本、建立一项激励机制,等等。每项经济活动都不是孤立的,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每件事情进行处理时,也必然要考虑前因结果,但前因和后果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呢?如果根本不是所期望的结果,我们却未能及时察觉和纠正,有可能造成不良的连锁反应。
大家都知道,运营中做出的错误决定同样难以回头。若能透过财务数字做出超前的、有效的正确判断,将对发挥财务作用意义重大。提高财务工作者对财务和财务数字的敏感度任重道远,就像一个人修身养性需要一辈子一样。
当有了较高的财务敏感度时,我们既能有效处理各项事务,还能有效保护自己。对于财务这份工作,从业者对财务和财务数字要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有时过分敏感也可接受。社会太复杂,在复杂的环境中,若能成为一个对财务和财务数字非常清晰的人,那是上天对你最佳、最有意义的眷顾。
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过规定培训课时,经考试合格,将获得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中级)专业能力证书》。
通过CFDA课程的学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向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