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400 6890 958

公司利润亏在哪儿?

2023-05-31 13:30:13

浏览量

image.png

利润代表企业的经营成果,为收入减去成本费用以及非经常性损失后的结果,通常我们用这个数据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利润为正数,说明企业的业务模式具有可行性,如果利润为负数,说明企业无法通过经营而获得收益,这时就需要分析企业产生亏损的原因。

按照利润的计算公式,收入、成本费用、非经常性损失的变动都会导致最终的计算结果发生变化,所以在进行企业亏损原因分析时,不能只把重点放在成本费用上,而是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除去利润表中的数据,还需要关注一些隐藏的潜在亏损因素,避免对企业情况进行过于乐观的估计。

收入:有时候不增加就会亏损

我们可以按照本量利模型进行思考,收入增加会带动边际贡献增加,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最终的利润也会随之增长。但如果企业本身的业务模式导致边际贡献率很低,这时收入的增长放缓甚至倒退,就会造成企业的亏损。

举个简单的例子,品牌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来占领市场,导致边际贡献率很低,想要获取利润,就必须多卖商品。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品牌之间的竞争变得激烈,为了能够维持收入水平,企业下调商品价格来维持销量,单价下降让收入的增速开始放缓,边际贡献进一步收缩,就可能出现等于或是低于固定成本的情况,利润由微盈利转为亏损。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降价,企业选择加大营销投入来提升销量,根据营销手段和营销渠道的不同,会增加变动成本或是固定成本,同样会让企业的利润收缩甚至出现亏损。而且大概率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收入不及预期-加大营销投入-成本费用负担加重-收入仍未达到预期……让企业的经营状况越来越糟糕。

所以企业发生亏损时,我们可以首先进行收入分析。关于如何进行收入分析,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很多。首先需要将客户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存量或增量、大客户或中小客户、客户经营项目类别等等口径进行划分,考虑不同类型客户的收入变化对利润造成的影响。一些高毛利客户的流失给利润带来的打击是重大的,而且造成的收入和利润缺口很难弥补。

其次在分析的时候,我们需要同时关注内外因素的印象。行业的风向是怎样变动的?市场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有新的政策影响?企业的营销策略是否存在问题?营销渠道以及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内部是否有足够的销售团队进行业务拓展?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内部决策,最终都会传递到财务数据中,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应对这些变化进行调整,就会导致经营情况恶化。

成本费用:增加不可怕,可怕的是增加没有换来收益

我一般喜欢将成本费用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因为在进行经营分析时,成本费用的定义可能与财务记账的逻辑有些差别,需要进行重分类,但成本费用的总额是不会变化的,所以我们把成本和费用放在一起进行思考。

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和分析,很多时候我们会按照总量进行控制,或是按照占收入的比例进行控制,这两种控制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会变得不合理。

如果某项成本超出预算10%,我们是否能够武断地得出预算超额、成本失控的结论?假如在成本超预算10%的基础上,收入超预算20%,这样成本超额是否变得合理?在上面的基础上,如果我说企业的毛利率预算为30%,超额部分是由于新签了一个客户,因为新签客户的毛利率低导致整体毛利率未完成预算,这样看是否还能说超额成本合理?

同理,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来控制业务人员的差旅、交通、招待费,但收入增长一定意味着这部分费用增长吗?或者说这部分费用的增长一定会带来收入的增长吗?恐怕谁都不能给出肯定的答复。

所以在企业出现亏损时,我们不能看到某一项成本费用增加,就推断是因为这个增加导致利润出现亏损,而是需要按照成本费用的特性来分别进行分析,寻找引发利润亏损的不合理之处。

制造、加工或采购成本,属于产品直接成本,有收入则必然会有这部分成本产生。产品线设备的更新换代会引发成本变动,但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这种变动也只是暂时性的增长,后续就会被收入增长所覆盖,但如果企业决策失误,就会直接增加成本负担;采购成本的增长,可能是由于更换采购渠道、市场行情变化所引起,需要评估影响时间的长短,如果是长时间的影响就需要企业进行相应的调整,还有可能是因为员工舞弊导致企业利润的流失。

人工成本的增加,可能是由于企业的组织架构以及职工职级划分不合理导致,原本企业职工按照职级应该呈金字塔分布,职级越高人数越少,如果分布不合理,可能会变成梭形分布,人员都堆积在中层,成本增加的同时还会导致企业的效率降低;绩效政策设计不合理,会让管理层无法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极端时会出现企业亏损但却需要支付给员工大额奖金的情况;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和分工不合理,会让员工的工作量不饱和,出现大量冗余的岗位和人员,这部分人员需要企业负担成本,但能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有限,并且冗余岗位和人员的存在会增加部门间沟通的难度,降低整体运营效率。

研发费用投入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技术开发,最终形成产品或服务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如果研发投入缺少规划或可行性分析,盲目开发最终会导致所有投入成为沉没成本,吞噬企业利润。

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营销渠道的选择,会影响企业的营销决策。同样金额的投入,在选择线上或是线下进行推广、采用单品折扣促销还是捆绑销售、是否选用明星代言人、年度内每个促销季节分配多少营销额度等等,这些营销细节最终都会反映在财务数据上。而财务与营销部门配合进行营销效果评价,可以减少无效投入的发生。如果进行了大量的营销投放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收入增长,成本费用负担加重,利润空间便被压缩。

差旅、交通、招待费,我通常把这三种费用统称为业务拓展费,在企业的业务开展中,这类费用是无法避免的。但怎样衡量这部分费用是否合理?首先需要有一个标准,例如不同规模城市的出差住宿和交通费标准、不同职级人员的日常交通费标准、哪些部门可以报销招待费以及相对应的报销额度等,标准可以作为业务人员工作安排的参考;其次业务拓展费和收入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可以用固定的比例来体现吗?我觉得未必。收入增长10%不意味着业务拓展费也要增加10%,我们更应该看重转化率,也就是话费的业务拓展费最后有没有将意向客户转化为合作客户?如果业务人员总是在出差,不停地招待客户,但最后一个合同都没有签下来,企业就白白承担了这部分无效支出。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成本费用,大部分都可以归类为固定成本,例如办公费、房租物业费、装修费摊销、办公资产的折旧等等。这部分费用会在企业决策失误时急剧增长,例如盲目增员扩张而增加的房租以及其他办公费,费用增加但收入却没有增长,利润空间变小。

非经常性损失:不可视为常态化

非经常性损失和收益,从字面理解就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常发生的,最多可能一年出现一次,有些可能几年才会发生一次。

例如各类资产减值,这些都是在年底统一计提,除去应收账款会按照年限和比例计提,存货、商誉、金融资产等都是在出现减值迹象时才会计提从而影响利润。但减值存在人为的主观判断,其中也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可以让企业通过减值计提的金额来调整利润。

投资收益和政府补贴都属于非经常性收益,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但同时不能成为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假如一家上市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出售下属子公司而得到的投资收益,剔除这部分的经营利润反而是负数,我们肯定不能说企业的经营状况是良好的。

所以对于非经常性损失,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不进行深究,把它视为一种例外情况进行特殊说明。

受人为影响的潜在亏损

有时候企业为了隐藏利润亏损的事实,会将一些数据通过财务手段从利润表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中,延迟它们对于利润的影响。

存货涉及计价方式的选择,不同的计价方式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所确认的成本会产生差异。例如在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先进先出法所确认的成本就会比加权平均法要低,利润随之增加。而存货的减值,因为其中有人为判断,企业可以编造各种原因来控制当期是否需要进行减值,从而影响利润。

商誉减值也是如此,而且对于利润的影响会更加巨大。企业溢价收购其他公司,溢价部分在账面形成商誉,虽然准则规定每年度都要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减值测试所依据的企业价值评估数据属于人为预测,可能与事实有很大的偏差。而且企业可能会选择在经营状况不好的某一年度集中计提商誉减值,这样下一年度就会出现扭亏为盈的现象,给人营造企业经营状况好转的印象。

研发支出的资本化,可能存在滥用的现象。目前有些企业为了享受所得税优惠,一股脑去申请高新资质,会人为将部分费用划分为研发费用,然后进行资本化。这样就将一次性需要确认的费用延迟到后续年度进行分摊确认。但随着研发支出的不断增加,资本化部分的摊销金额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实际上这部分无形资产并不能为企业创造收益,未来企业的利润漏洞也会随之越来越大,增加企业的负担。

还有部分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实质上是给子公司的借款,因为子公司无法支付所以转为长投。这部分虚增了资产,美化了母公司的利润数据。集团企业还可能会涉及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中的定价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将利润在集团企业之间传递,某些公司的亏损是由于这部分影响产生的。

当企业出现亏损的时候,可能不仅仅是因为某一个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需要通过内外部环境以及企业战略的综合分析来寻找造成亏损的真正原因。我们不能武断的根据某一项成本的增加就得出这是导致企业亏损的结论,而是需要挖掘成本为何会增长的深层原因,然后考虑影响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对于潜在亏损的部分,及时进行提示和预警,避免隐患浮出水面时对企业利润的集中影响。



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过规定培训课时,经考试合格,将获得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中级)专业能力证书》。

image.png

通过CFDA课程的学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向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