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财务状况等。
一、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之所以能够成为流动负债的“缓冲垫”,是因为它是长期资本用于流动资产的部分,不需要在 1 年或 1 个营业周期内偿还。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长期资本-长期资产营运资本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2. 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1)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表明每 1 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
流动比率和营运资本配置比率反映的偿债能力相同,它们可以互相换算:
流动比率=1 /(1 -营运资本配置比率)=1 /(1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流动比率是相对数,排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更适合同业比较以及本企业不同历史 时期的比较。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不存在统一、标准的流动比率数值。不同行业的流动比率,通常有明显差别。营业周期越短的行业,合理的流动比率越低。许多成功企业的 流动比率都低于 2。合理比值为2左右,至少也要>1.5。如果流动比率为1,就代表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可变现资产刚好覆盖住企业的负债,这也是能接受的最低限度了。如果流动比率相对上年发生较大变动,或与行业平均值出现重大偏离,就应对构成流动比率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各项因素逐一分析,寻找形成差异的原因。为了考察流 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有时还需要分析其周转率。因此,流动比率是对短期 偿债能力的粗略估计。
(2) 速动比率。构成流动资产的各项目,流动性差别很大。其中,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称为速动资产;另外的流动资产,包括存货、预付款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称为非速动资产。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非速动资产的变现金额和时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是存货的变现速度比应收款项要慢得多;部分存货可能已毁损报废、尚未处理;存货估价有多种方法,可能与变现金额相距甚远。二是 1 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的金额有偶然性,不代表正常的变现能力。因此,将可偿债资产定义为速动资产,计算与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更可信。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称为速动比率,又称为酸性测试比率,其计算公式 如下: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款项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款项未必都 能收冋变现,实际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准备多;季节性的变化,可能使报表上的应收款项 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这些情况,外部分析人员不易了解,而内部人员则可能作出合 理的估计.速动比率等于1时比较适当;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企业会面临很大的短期偿债风险;如果速动比率大于2,尽管企业偿债的安全性很高,但企业因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资金利用率不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
3) 现金比率。速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可直接用于偿债的资产是现金。
与其他速动资产不同,现金本身可以直接偿债,而其他速动资产需要等待不确定的时间,才能转换为不确定金额的现金。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称为现金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表明 1 元流动负债冇多少现金作为偿债保障,现金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变现能力越好,但也不是越高越好。一般认为,该指标在20%左右为合适。因为现金资产的收益率相对较低,一般只能获得银行的活期利息,如果企业账面留太多钱,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股东回报。
(二)现金流量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称为现金流量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上列公式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通常使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额”。它代表企业创造现金的能力,且已经扣除了经营活动自身所需的现金流出,是可以用来偿债的现金流量。
一般而言,该比率中的流动负债釆用期末数而非平均数,因为实际需要偿还的是期末金额,而非平均金额①。现金流量比率表明每 1 元流动负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保障程度。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代替可偿债资产存量,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以反映偿债能 力,更具说服力。因为一方面它克服了可偿债资产未考虑未来变化及变现能力等问题; 另一方面,实际用以支付债务的通常是现金,而不是其他可偿债资产。
二、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内部因素:
1、流动资产的构成占比
从上面的计算指标可知,企业资产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高,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资产构成中,如流动性强的货币资金、短期投资资产、应收款的比重高于存货等周转速度相对慢的其他流动资产时,短期偿债能力相对较强。但是这里要注意应收账款的信用期、坏账情况。其次要重点关注存货的质量,当存货存在呆滞、积压时,存货周转率偏低,流动性下降,但企业的流动比率确因为存货总体金额增加而提高,用流动比率反映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也随之提高,显示出企业偿债能力强的假象。
2、流动负债的构成占比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需要支付利息,且与应付账款一样,都需要现金支付,如果比重过高,会加大偿债负担。其次就是企业的各项应付款、短期借款偿还期限过于集中,导致企业短期内需要偿还大量的债务,也会导致偿债能力下降。
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资金的源泉,因为企业到期债务大多都需要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偿还。
4、营业周期
它是指企业从购入材料到出售产品存货并变现所需要的时间,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需要结合存货周转天及应收账款周转天这两个指标来分析,主要是要关注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情况。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回收越快,否则,企业资金会过多的呆滞在应收账款上面,影响企业的正常资金周转。
5、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账款的周转率对比情况
当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快于应付账款时,如应收信用期是30天,应付信用期是60天,那么企业的实际偿付能力相对较强,相当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两次才支付现金一次去偿还应付款。
6、可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企业尚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可以随时借款,增加企业现金,提高支付能力。
7、可快速变现的非流动资产。企业可能有一些非经营性长期资产可随时出售变现, 这未必列示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冃中。例如,储备的土地、未开釆的采矿 权、正在出租的房产等,在企业发生周转困难时,将其出售并不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
8、 偿债的声誉。如果企业的信用记录优秀,在短期偿债方而出现暂吋困难,比较 容易筹集到短缺资金。
9、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事项。如果该金额较大且很可能发生,应在评价偿债 能力时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