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大势所趋,是共享经济时代下采取的模块化管理方式。信息时代背景下,共享经济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拓展并为企业发展赋能。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共享财务的核心落脚点,也在不断优化和迭代完善。
企业推动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化上,除财务系统信息化水平、财务人才的培养等之外,重点体现在充分发挥业财融合协同作用、借助财务共享流程重塑内部控制和借助财务共享模式实现从弱智能到强智能迭代3个方面。
1充分发挥业财融合协同作用
对于部分企业而言,财务共享中心解决了操作流程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孤立与分离,实现了业务拓展与财务支持的有效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业务人员按照商业模式要求,发挥个人专业能力,有效实现企业市场拓展,并对业务融合和财务量化做好分析。在此基础上,业务系统通过财务同步的数据,获得企业各项数据指标,通过运用财务共享平台的量化数据,实现数据信息的横向快速传递,确保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对称,方便其他部门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提高了企业的总体工作效率,克服了信息孤岛问题,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共享电子档案,实现了财务管理流程的系统优化。
不同的业务系统将自己的一手数据输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综合专业人员的技能、企业数据指标、各种数字化工具和安全保障监控,实现对原始数据的精准整合,从而输出给业务系统,供其决策参考。
2借助财务共享流程重塑内部控制
企业从根本上完善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做好财务共享的模块化分解和共享,针对模块化做好信息标准建设,保证企业合理有效运作。这个过程中,企业还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编码及标准,运用标准化方式解决财务数据的复用问题,通过数据标签化实现企业财务数据的集成与共享。
为实现制造业企业全面发展,企业财务共享前期需要建设针对内部控制的管控制度,结合财务共享中心要求,做好系统的流程设计,结合一级和二级甚至多级流程管控,明确持续释放效益的中长期规划。企业管理者需要从顶层设计角度理解并做好长远规划。
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为财务共享中心的安全提供保障。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安排专业人员对现有内部控制进一步优化,以充分发挥管理层的监督作用。
依据财务共享中心的特性构建的内控系统,可以更有目标性地发现企业实施财务共享计划过程中的缺陷,更有效地识别问题并不断完善。内控体系的完善也会促进财务共享中心的不断进步。
借助数字化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了模块化分解共享和信息标准建设,而内控监督体系也通过数字化建设优化完善内控活动,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3借助财务共享模式实现从弱智能到强智能迭代
对S制造集团而言,目前处于弱智能阶段,信息处理方式较简单,只是应用传统的软件系统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并未提炼出可供战略层直接应用的具有指导价值的信息。此外,企业尚未实现整体的协同,针对各个应用场景的模块集成和接口在推动整个财务共享系统的效率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企业对于强智能应用,尤其是运用数字孪生技术等推动数字化工厂MES(制造企业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财务共享支持方面,还需要不断尝试和融合。另外,在物联开发平台、物联服务平台、物联设备服务、数据采集、AIOT模式融合等物联网技术应用,大数据处理套件、数据开发平台、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可视化融合等大数据应用,图像/人脸(体)/文字/语音识别技术、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智能人机交互实现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如何推动S制造集团公司实现强智能模式的财务共享,还需要结合投入与产出进行平衡。
弱智能包括一些基本的数字化系统,如CRM系统、PDM软件、ERP系统等,并在逐步向强智能转变。强智能体现在接口链接、智能工具、智能平台等综合融合,并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3个方面体现,以数字化工厂的各个模块结点形成财务共享服务的智能链接,最终实现具体的强智能应用。资料来源:《财务管理研究》202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