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作为2023全球商业创新大会的重磅内容——「智能会计 价值财务」业财融合驱动财务价值创造专题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大型央、国企和世界500强企业财务负责人现身讲述业财融合领先实践,北京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多位著名教授进行权威分享,线上、线下逾万人共襄“业财融合”盛会!
立身于AI普及应用时代,企业对先进技术应用的追求已经从流程优化转向至更加丰富的数据应用,力求实现“业财融合”。如何透视经营数据价值?如何运用数据资产探索商业创新?如何通过数据驱动撬动行业革新?如何基于“业财融合”驱动财务价值创造……以上种种构成了当前大型企业奋起追逐的核心发展方向。
本次论坛以数智化技术为牵引,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从流程、架构、数据三大方面,立体化诠释数智时代的“业财融合”新方案,将理论、工具、实践、方案深度结合,切实指引了大型企业业财融合路径。
同时,本次论坛重磅发布了《实时洞察 智能运营——用友企业绩效管理白皮书》。用友专家团齐力精研,基于趋势洞察,透视数智时代“EPM”的精妙,详解已经或即将深度作用在EPM中的领先技术,直视效果价值,并收录了多个大型企业基于EPM领先实践。
数智化牵引 产学研融合
数智时代,业务决策和财务战略的制定需要更多的协同合作,需要更精准的数据支持和更全面的洞察力。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被重构的会计未来已来。而企业需要恰逢其时把握融合之道,才能推动价值创造。而基于众多领先实践总结得出的数智化建设路径,为企业铺就了可以因循的首选捷径。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数智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实现业财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数智化技术的支持,财务可以更准确地分析财务数据,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机会,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财务的创造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报表的数字上,更体现在对业务战略的引领和支持上。用友网络高级副总裁杜宇如是谈到。
业财融合是会计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在智能技术支撑下,将重构会计未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对于企业的业财融合提出了多个切实建议。他认为:业财融合的强弱取决于两者间流程和组织的共享程度,业财融合的持续性依赖强大的数据中台和稳定的系统后台支撑。业财融合的成效与底层业财数据的颗粒度及标准化相关。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打破业财系统间管控和KPI的篱笆。为支撑业财融合,财会职能将从合规管理演变到与管控、服务、赋能、创新并重。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彦认为:企业明确了“业”、“财”的范围才能更好地“融合”。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对于业财融合的理解或推进程度,与财务领路人的职责划分、及其个人见解息息相关。企业应从内部明确对“业财融合”的定义,财务、业务、信息部门等应达成共识,合力进行切实推进,才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诚然,财务职能的转型,将带动业财融合,实现价值创造。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朱凯讲到:当前,财务普遍以核算、控制为主要功能,由于滞后于业务发生,对业务的发生缺乏指导建议,于是使得业务与财务的分离度逐渐加大。因此,财务的职责,应该从反映和监督转向服务和价值引领。环境变化对会计理论体系的影响是重大的,其中,通过对数据底座的重构,实现数据精细化,将助力企业在今天从容应对变化。
而先进技术的应用,应该是可理解、可解释的!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贤杰点评时说到:基于经典理论,在应用事项法会计时,需要厘清:哪些信息要归集,信息需要如何分类,分成多少类,如果对数据加工并充分利用……在数智化时代,用友通过先进技术使其成功落地。先进技术应用的呈现应该是可理解、可解释的,之于事项会计如此、之于YonGPT亦然,实打实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用友认为:企业需要通过流程、数据、智能的三方面融合,从而实现真正的业财融合。其中,事项会计中台则是业财融合核心工具,为企业的数据服务提供精细、多维、实时的数据来源。而数据也将构成企业新的生产要素。“用友事项会计中台+EPM+BI分析”的组合拳,让企业迈入“数用一体”时代。从业务发生,到实时监控、偏差分析的数据加工展现全过程,企业实现了实时“洞察业务、优化业务”的管理目标。
业财流程融合:财务服务业务
业财流程融合是业财融合的起点,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则是众多大型企业着手进行财务数智化创新的入场券。原本盘根交错、节点丛生的庞杂流程在共享中心“标准化”的作用下得以重新梳理或优化。
在事项会计中台的衔接下,企业告别了“业务花式发生、财务归类记录、财报支撑经营”的时代,站上了围绕企业全价值链流程,业财互融互通的新高地,全面升级业财流程融合、助力实时决策支持。无论是资金到控制、研发到量产、采购到付款、销售到收款等等场景下,均可实现:数据采集与传输同步,通过大数据技术+AI算法进行完整决策,使得执行和决策数据实时互相穿透,组织更敏捷!因此,业务流程的全面升级将引领业财融合走向卓越。
业财数据融合:支撑战略 支持决策
“数据”携带着企业经营的海量DNA,流淌在其发展的各个环节中。经营数据源自业务同时反哺业务,而业财数据的融合,支撑着企业战略发展与经营决策。用友BIP事项会计中台——构建精细、多维、实时的业财大数据底座,让经营数据流淌在企业经营的全环节,并形成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业财数据链。如此将支持企业的深度业财融合,包括:数智化场景预测、数智化经营管理、数智化评估诊断、数智化改善跟踪,循环往复推动企业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基于用友最新发布的用友企业服务大模型YonGPT,结合多维数据库技术,提升了企业应对变化的韧性。例如,企业绩效管理场景,已焕然一新。YonGPT拓展了数据分析的深度与广度,深度整合并挖掘不同领域的知识,为企业经营提供更权威的诊断性分析;同时也提升了数据预测的精准度,利用其推理能力,智能感知企业生产、销售、库存等各领域的数据关联和归因,进行推理式经营洞察,精准预测未来企业效益。身处变化之中,数智化工具给了企业应对变化的韧性和底气。
“业财融合”领先实践
从1998年开始,厦航施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从传统记账型核算向经营管理型转变,以业财融合为抓手拓展工作领域,以制度和IT为基础推动财务管理现代化。同时,采取了宽智能、高站位、全过程、深层次的“大财务”管理模式。厦门航空规划财务部总经理冯雁凌分享到:前者作为软性理念指引,推进业财融合;后者作为硬性机制支撑深化全面融合;两者相辅相成,合力推动了厦航通过融合创造价值,成为“绩效很好的厦航!”即,“精细化+大财务”大力成就了持续盈利36年的厦航。
大型央企新华发电由财务共享模式作为切入点,通过流程融合推进业财深入融合并实现了利润转型。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副主任李玮谈到:从财务组织模式上看,数字化财务从战略、业务、共享的财务职能向外延伸,为业务与经营决策前瞻性地提供更加丰富和灵活的支持。从财务管理技术新逻辑上看,企业需要整合大小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各类数据以满足企业的各种决策需求。在人员、流程和信息等方面的变革结果中,财务人员实现了共享和集中管理,通过流程的标准化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专业化的流程分工和集中培训与发展。
作为云南省第一家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云投集团在政策指引下,对标一流,从流程驱动为主向流程驱动与数据驱动并重转变,开展财务核算、财资管理、财务共享、电子档案、税务管理、全面预算、合并报表、决策分析八大领域的全面数智化转型创新。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财务部总经理陈雪梅介绍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云投集团基于用友BIP打造一体化的财务管控平台,通过“流程+数据”的双轮驱动共同推动了企业的价值创造!
基于流程融合、数据融合,企业在“业财融合”的基础之上,将逐步开启众多新场景。用友亦将在数智时代,不断通过全球领先技术,持续赋能大型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创新,从 “反映价值和守护价值”走向“发掘价值和创造价值”,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