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如何学会有效节税

2023-08-31 14:14:56

浏览量

一、认识税收筹划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缴纳税收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知识链接】辨别偷税与税收筹划

小张问经理:“税收筹划不就是少缴税,少缴税不就是偷税吗?”

经理回答:“偷税是指一些纳税人故意伪造、变更、隐瞒、擅自销毁账簿和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采用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从而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偷税是对一项实际发生的应税行为的否定,属于法律上明确禁止的行为,被征收机关查明属实,纳税人就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制裁。而税收筹划只是对某项应税经济行为的实现形式和过程在事前进行一些安排,其经济行为符合减轻纳税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税收筹划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由于税收筹划与偷税、骗税存在本质的区别,纳税人只有在深刻理解、准确掌握税法及相关法律的基础上,税收筹划才有可能成功,否则税收筹划可能违法,受到法律的制裁。

2.成本效益原则

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后,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时,会为该筹划方案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成功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的。

所以我们应充分考虑利用税收筹划进行方案的最佳设计,来选择总体收益最大的方案。

3.风险原则

由于税收筹划与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化有关,我们在制定和实施税收筹划时,并不能确定该筹划是否能成功,效果如何。

我们要承担投入风险、失败风险,所以我们要在筹划时要随时做出相应调整,尽力去管理风险和控制风险,尽可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获取可能大的税收收益。

4.筹划性原则

税收筹划应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并指导经济活动的运行,应当全局权衡利弊得失,充分考虑筹划方法的可行性,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二、税收筹划的影响因素和基本方法

(一)税收筹划的影响因素

1.税制因素

(1)纳税人身份的可转换性。

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同的税种,规定的纳税人也不尽相同,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成为某税种的纳税人或者避免成为某税种的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如企业可以通过筹划选择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

(2)适用税率的差异性。

在我国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率,同一税种不同的税目也可能有不同的税率。不同比例税率的差别,以及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3)计税依据的可调整性。

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标准,是根据税法规定所确定的用以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一般从价计算的税收以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从量计算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重量、容积、体积、数量为计税依据。企业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减少自己的计税金额,减轻税负,最大化利润。

(4)优惠政策的选择性。

我国税法有大量的优惠税收政策,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使自己具备享受优惠税收政策条件,从而实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2.企业自身因素

(1)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驱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利润,不仅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还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在一定条件下,收入的增长、成本的降低都会达到其限度。但企业负担各种税的减少,将会增加企业净利润。

(2)企业获取货币时间价值的动力。

企业通过延迟纳税,相当于从国家获得一笔无息贷款,企业将延迟的税费投入再生产或其他投资项目可以获得其他收益。

(二)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1.利用纳税人身份的差异

通过对纳税人身份的合理界定或转化,使企业承担的税收负担尽量减少或降低到最小限度,或者直接避免成为某税种的纳税人。如企业通过选择小规模纳税人或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或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使企业税负最低。

2.利用税率差异

目前我国实行的税率有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企业通过经营业务或应纳税所得额的改变,尽量使用低税率。

3.利用税目差异

企业应通过规范操作将一些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适用低税率收入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分解出来,降低企业税负。

4.利用纳税时间差异

通过延迟纳税,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

5.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减税、免税政策节税,即企业在充分了解国家优惠政策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减税、免税优惠政策,降低税负。

(三)税收筹划的步骤

1.熟练把握有关法律规定

(1)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依法纳税是税收筹划的前提。

(2)了解主管部门对筹划行为“合法”的界定。

2.结合本企业的情况和筹划要求,制定税收筹划方案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