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企业数字化是提高能力而不是解决问题

2023-02-23 09:09:12

浏览量

image.png

有个问题:能力强的企业家不做数字化,不用看数据,靠直觉就能经营好企业,那干嘛还要花钱花精力搞不知道能不能有效果的数字化呢?

我们知道用事实说话的重要性,找出事实要靠基础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做“望、闻、问、切”,才能了解真实情况,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关键驱动因素,再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才能让管理和经营持续改善、良性发展。这是企业经营持续改善的方法论。

而数字化就是快速高效、及时准确的完成真实情况调研的方法,在医疗领域没有先进手段的时候我们需要“望闻问切”,而有了先进仪器和工具的话,我们就用各种仪器做理化实验分析,这降低了对从医人员能力和态度的要求,提高了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

那数字化做到啥程度才是合适的呢?

这要看当前企业核心问题会在哪个层面,也就是企业想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在哪个颗粒度。

如果是整体运营及流程规则的问题,那粗颗粒的关键结果管理就足够了,如果业务逻辑上出现碰撞,就能暴露出问题,也能发现问题的大致原因。

如果这些问题已经不是企业的核心问题,还想进一步对内挖潜,向管理要效益,持续的降本增效,防范过程风险,那就需要更多、更细、更及时准确的业务过程数据。

因为数据的颗粒度更细了、频次采集更密集了、准确性要求更高了、数据量也更大了。这时靠人工录入就不合适了,需要自动化的数采设备和校验程序,更精细化的应用软件和更高效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

切实,现在技术不是门槛,门槛是资金投入,先进的技术背后是高额的投入,这就要算经济帐了,投入多少才算合适的呢?

如果能全面改善固然最好,但这个投入巨大,见效周期也会更长。如果要经济的投入,就得看相对于自己的竞争对手来说,当下的战略选择是进攻还是防守,从而决定改善思路是加强优势还是弥补短板。这样就能得出当前要优先改善自己的哪个业务环节,是营销环节,还是供应链环节,还是生产制造环节。

那数字化到底要解决啥问题呢?怎么能预估到收益呢?

这可能还真说不清楚,

这是我理解的企业信息化和企业数字化的差异,企业信息化在项目启动时的目标往往是明确的,要把业务流程线上化,从而提高管理和业务协作的效率,降低管理风险。或者企业有一个具体的业务问题,通过一套业务信息系统匹配性的来解决。

而企业数字化本身不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它是强化企业的一种自我检测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可以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进行自我的持续改善。

通过数字化,企业可以积累大量真实的数据,这些数据的价值就是真实的记录和反应了实际情况,至于实际情况能用来干嘛,这还是需要企业的管理者不断的思考如何做数据应用,这是管理者做好管理的有效抓手,而不是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者不能仅靠经验和直觉来管理企业,也不能仅靠不确定性比较高的人来获取真实信息,企业通过这么多年的管理信息化的经验,这个观点应该是有共识的。

企业管理者如何驾驭这驾巨型马车,有掌控感的知道这驾马车踏实稳妥的按自己的意愿和节奏走在正道上呢?数字化就是让驾驶者内心踏实的工具。想象一下,你驾驶的是一台高智能化的新能源车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中,你需要的是什么?你拥有的是什么?



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学员将同时获得商业数据分析证书,该证书是由人社监制,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签章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image.png

通过CFDA课程的学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向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