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总结
1、成本会计的双重作用
成本会计一方面是财务会计的组成部分,影响法定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与利润表的营业成本的列报,一方面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在满足法定财务报告要求的前提下,成本分析应不拘泥于交易层面成本会计核算的步骤,根据内部管理者需求,以变通和简化的逻辑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2、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优缺点
标准成本相比实际成本的优点是核算简单,并且有利于业绩评价。
它通过制定高效运营条件下的「现行可达到标准」,并借助差异分析评价工厂「成本降低」的业绩贡献,通过监控偏离标准成本的各项差异来寻求资源节约或浪费的原因,并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修正措施改进绩效。
缺点是难于核算出不同产品的单位实际成本,将成本差异还原分配至产成品操作繁琐、工作量大。
但可以将「现行成本」取代会计意义的实际成本,通过对选定的产品型号直接获取直接材料价格和最新变更的物料清单与工艺路线计算。
3、积压原材料的跌价风险评估
原材料的积压由多种原因产生,因此存货跌价损失的业绩指标不应分配给某一个职能部门,而应分配给事业部或拥有完整计划、采购、制造、仓储职能的工厂。
不论是事业部还是制造工厂,财务分析师评估存货跌价损失都需要协调生产计划、采购、工程技术、销售等部门组成跨职能评估小组,通过定期发起「风险回顾与报告流程」,依赖小组成员的专业技术与经验综合评定。
4、资本性支出分析
凡是为需要资本化的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入资源的事项都属于企业的投资活动,因此需要从预算环节起就分项目建立档案和核准投入额度,财务分析师按项目创建CAR编码,并将CAR编码植入日常采购申请、付款和会计记账的业务流程中。
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过规定培训课时,经考试合格,将获得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中级)专业能力证书》。
通过CFDA课程的学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向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