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收入的角度有很多,我一般先看增长率。
收入增长率=(当期收入-前期收入)/前期收入
洋河股份2021年收入253.5亿,同比增长率20.14%。
彼得·林奇根据公司的增长速度,将公司分为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困境反转型和隐蔽资产型。
这里我们只关注前四种类型,同时,大部分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周期性。
我定义增长速度快慢的参考标准是GDP增速。
现在我们国家的GDP增速是5个点左右,如果一家公司的增长速度在2%到5%,可视为缓慢增长型;如果是GDP的两倍,10%左右,视为稳定增长型;如果是GDP的四倍,则是快速增长型公司。当然,也有些公司的增长速度超过30%,属于高速增长型。
公司每年的增长率都会有波动,此时我们可以使用复合增长率判断公司的增长速度。
比如,一家公司2015年的收入是100亿,2020年的收入是200亿,则公司5年复合增长率是:
(200÷100)^(1÷5)=14.87%
5年复合增长了14.87%,属于稳定增长型公司。
当我们知道一家公司的增长速度之后,就可以与同行及行业增速对比,这种对比肯定会有差异,差异背后可能就是我们选择一家公司的理由。
分析完增速,我们接着看收入的结构。
第一个结构是行业结构。
有些公司多元化经营,涉足不同行业,不同行业就会有不同的增速。在一开始我不建议研究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研究一个行业就够难了,何况两个、三个。
第二个结构是产品结构。
大部分公司都是通过销售产品获得收入。
收入=销量*均价
洋河股份2021年白酒收入244.4亿,同比增长21.28%,白酒销量18.4万吨,同比增长18.13%,白酒均价13.28万/每吨,同比增长1.74%。
通过销量和均价数据我们发现,洋河2021年的增长主要来自销量的增加。
洋河在年报中也公布了白酒产品的两个结构,一个是中高档酒,2021年收入215.21亿,增长22%;一个是普通酒,2021年收入31.18亿,同比增长16%。
洋河的白酒结构主要以中高档白酒为主。
针对产品结构我们还可以继续分析,如果大家了解洋河就知道洋河的中高档白酒包括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以及双沟系列的珍宝坊、封坛酒和苏酒。
梦之蓝里还包括梦3(水晶版)、梦6+、梦9、手工班等。
不同的产品价格不同,面对的受众不同,竞争对手也不同。
洋河股份没有在年报中公布具体产品的收入和销量,这些内容需要通过调研获取。
第三个结构是销售模式。
有的公司采取经销商模式,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将产品销售给用户。有的公司采取直营模式,直接将产品销售给用户。
大部分公司都会同时采用两种销售模式,只不过有的公司更倾向于经销商模式,有的更倾向于直营模式。
洋河股份2021年批发经销收入242.74亿,同比增长21.32%;线上直销收入3.64亿,同比增长11.85%。
洋河的销售模式主要依赖经销商。
第四个结构是区域。
区域有很多维度,可以是国内和国外、省内和省外,像我们国家还会将地域分为华北、华东、东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港澳台地区。
洋河股份2021年省内(江苏省)收入115.56亿,同比增长20.87%;省外收入130.83亿,同比增长21.43%。
现在省外的收入已经超越省内,增长速度还比省内高一点。
对于白酒公司来说,省内省外的区分很重要。
虽然中国的白酒公司有很多,但是真正走向全国的寥寥无几。
对于有些公司就没有省内省外的概念了,比如腾讯的微信,它是一个互联网产品,没有地域上的限制。
第五个结构是用户。
有些公司的主要用户是个人消费者,也就是To C (to consumer);
有些公司的主要用户是企业,也就是To B (to business);
有些公司的用户是政府,也就是 To G (to government)。
不同的用户结构会影响公司的销售策略。
这里要注意有的公司是通过经销商的模式面对终端用户,有的公司直接面对用户。
如果公司的用户是企业,还要关注用户的数量,过度依赖大客户,大客户停止购买公司的产品,那公司的收入就会大幅度降低。
白酒公司会通过广告等方式强化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从而触发终端用户的购买行为,此时中间渠道扮演了“送货员”的角色。
如果白酒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不是很强,经销商的角色就比较重要,经销商承担了“销售员”的角色。
根据白酒的档次、饮用的场合,白酒的终端用户也会不同。
分析完收入结构我们最少要知道三件事:
首先,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
其次,公司通过什么方式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
最后,公司收入的健康程度或可持续性。
当然,如果你够用心的话,还可以思考,用户为什么要购买公司的产品或使用公司的服务?
成本
分析成本我们还是要看结构。
第一个结构是成本占收入的结构,也叫成本率。
成本率高,说明公司的成本高;成本率低,说明成本低。
第二个结构是成本内部的结构。
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固定资产折旧)、人工成本、水电煤成本等。
不同的成本结构反映公司生产产品的特征。
这里还出现一个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概念。
原材料属于可变成本,生产的多就用的多,生产的少用的少。
制造成本大致属于固定成本,无论生产多少,机器的折旧都是一样的。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可变成本对成本的影响。
比如轮胎公司,轮胎的主要原材料是橡胶,橡胶价格上涨,公司的成本就会增加。
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为公司提供原材料、机器设备的公司数量,也就是供应商数量。
如果供应商的数量很少,供应商可以控制产品的价格,使公司的成本增加。
毛利
收入减去成本就是毛利。
分析毛利和分析收入的角度差不多,这里我们就讲下分析重点。
首先是毛利规模,也就是毛利率,毛利率是公司盈利能力的第一个指标,也可以说是初步利润,毛利率高,盈利能力强,反之盈利能力弱。
看完总体毛利率,再去看每个结构都毛利率——行业、产品、渠道、区域。
在这里一定要想为什么,为什么同一个行业,不同的公司之间的毛利率差别这么大,差别的背后就是公司的竞争能力,也是我们投资公司的关键因素。
然后看毛利增长率,这一点和收入增长率一样,此时还可以与收入增长率对比,如果比收入增长率高,说明成本增长速度是下降的;如果比收入增长率低,说明成本增长速度是上升的。
如果一家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很快,成本增长速度更快,那么公司取得的毛利也是低的。
碰到这种情况也要思考为什么。
最后纵向对比。
对比分析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横向,与其他公司的对比;纵向,与公司历史数据对比。
纵向对比可以与去年的数据对比,也可以与5年、10年,甚至公司刚成立的数据对比,在一家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毛利率也是不同的,这时候就要思考,公司做了哪些改变。或者公司是不是受到更激烈的竞争,而降低了利润。
在分析收入的时候也需要这种纵向对比,尤其要关注异常数据,比如某年大幅增长或大幅降低,要详细了解背后的原因。
以上是分析利润表第一个模块的方法,简单总结就两个词——增长和占比。
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过规定培训课时,经考试合格,将获得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中级)专业能力证书》。
通过CFDA课程的学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向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