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2023-08-21 13:54:59

浏览量

教材知识点原理解析

*佛分析框架

记忆:

在*佛读书,没有钱财(前景分析和财务分析)

不得不

赚点(战略分析)

外块(会计分析)

所有者权益和留存收益

记忆: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留存收益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科目

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原理:

偿的是流动负债,所以记忆上,分母都是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量比率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公司股价上涨为什么不能增强短期偿债能力

原理:

公司股价上涨,跟业绩可相关可不相关。

如果跟业绩相关,则可以提高短期偿债能力。

当然如果能拿股票去抵押或质押,则可以换来借款,某种程度上也算增强短期偿债能力。

所以这个问题,只能理解为直接影响,不用考虑一些间接因素。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货币+交易+应收+存货等)

速动资产(货币+交易+应收)

记忆:

 流动:应交存货

 速动:应交货

速动资产和流动资产里面的应收账款和存货

原理:

速动资产和流动资产里的应收账款是账面价值,流动资产里的存货也是账面价值,也就是扣除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的,因为变动的价值肯定是扣除后的价值。这个细节点需要关注。

营运资本

原理: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长期资本=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营运资本越大,流动比率越大吗

原理:

不是的,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越大,说明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越大,但这是一个绝对数,比率是相对数,绝对数越大,

如果是一个企业,同一个数值比较,那么相对比率自然也越大。

但如果是不同的企业比较,那么就一不一定了。

例如,A企业流动资产1000万,流动负债500万,营运资本为500万,流动比率为2

B企业流动资产是300万,流动负债是100万,营运资本是200万,流动比率是3

息税前利润

原理: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这里的利息费用不包括资本化的,因为资本化的利息不影响净利润,不需要再加回来。

货币资金是金融资产还是经营性资产

原理:

金融资产的其中一项定义是“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权利”,货币资金满足其求,所以原则上在会计里面属于金融资产。但因其有一部分是经营活动所需,所以财管考试中有时候又会把它列入经营资产中。

长期应付款是金融负债还是经营负债

原理:

长期应付款默认是经营负债,但如果是因分期购买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产生的长期应付款,是列为金融负债的。

算税前经营利润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利润总额加上“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

原理:

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是由金融负债产生的,在会计报表上成为了经营利润的抵减项,现在既然要算经营利润,所以需要将抵减额重新加回来才能反映真正的税前经营利润。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的分子是什么

原理:

分母既然是经营资产,所以为了公式的可比性,分子肯定是经营利润。而资产肯定是税后的,所以分子是税后经营净利润

公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

税后利息率的分母是什么

    原理: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

所谓的利息率其实就是利率的意思,反映的是利息额与借贷金额之间的比率。既然名字叫税后利息率,所以分子自然是税后利息费用,那分母为何是净负债,而不是负债总额。

财务管理中净负债分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经营性负债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例如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是一种无息负债,能产生利息的有息负债是金融负债。净负债全名为净金融负债,加个净,是个减项,是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因为你的金融资产产生的收益能抵减利息,企业实际背负的负债就是这个净负债。

可见金融资产其实是个女装大佬,其实就是负的金融负债。

税后利息率反应的就是企业实际背负的负债的利率

杠杆贡献率怎么理解

    原理:

杠杆贡献率=(净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净资产净利率表示企业实体经营创造利润的能力,在这个公式里面就表示借款投资产生的收益率,但因为还有利息,所以需要减去税后利息率。

前面的差名为经营差异率,表示股东借钱投资获得的超额收益率。

如果为正,就表示借款经营是划算的,如果是负数,那就降低了权益净利率。

净财务杠杆表示运用财务财务杠杆放大的倍数。

或者将净财务杠杆拆解,分子是净负债,经营差异率*净负债,就表示净负债贡献的收益,最后再除以股东权益,就表示这个收益对股东权益的影响比率。

可见,杠杆贡献率的业务含义就是,借款经营对股东权益净利率的影响度

总资产周转率怎么理解

    原理: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表示企业每一元资产所能创造的收入,是评价企业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这个比率肯定越高越好。

另外一个解释:为了赚到本期收入,总资产周转了几次,所以总资产周转率也体现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循环的流转速度。比率越高,表示效率越高。

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利息费用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分母中的利息费用指的是本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资产负债中固定资产等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分子中的利息费用是计入本期利润表的费用化利息。

   所以公式变下形,更有利于记忆: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资本化利息 )

原理:

分母中无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利息都是要支付的,所以这里是全包括,跟什么形态无关,是本期的全部应付利息。

分子中的利息费用之所以不包括资本化利息是因为资本化利息不在利润表中,并不影响息税前利润。

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权益乘数= 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记忆:

  产负——产妇

  权资——犬子

  产妇生下犬子

公式其实比较简单,刷题的过程中大概率能记住。但以防万一,尤其是两个公式容易混淆一起,所以得有个辨识度。

权益乘数反映1元股东权益拥有的资产总额,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有哪些

还本能力:资产负债率、长期资本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

付息能力: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记忆:

凡是XX负债比率 的都是长期偿债能力

涉及到现金流量的,因为现金流量是一个长期性的流量,所以也是一个长期比率。

权益乘数和产权比率这种都是总对总,大对大的,所以是长期性的。        

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比率有哪些

营运能力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记忆:

周转率表示营运能力,所以含XX周转率的就是营运能力比率                                                                                                            

长期资本相关公式

记忆:

长期资本=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总额-流动负债

              =长期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长期资产+营运资本

金融损益(利息费用)

原理:

金融损益=金融负债利息收入-金融资产收益

金融损益(管理用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财务费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投资收益。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会影响金融损益,对损益的影响为负数,要加回来。

金融损益是税后损益。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何用应收账款余额

原理: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如果分母用应收账款净值,则周转率增加,周转速度加快,给人一种提高了应收款管理水平的感觉,但实际上却是由坏账准备引起的,自相矛盾。所以用应收账款原值来计算。

应收票据本质上也是应收账款的一种,只是应收形式不同。所以这里的应收账款是广义的应收款,并不仅仅指“应收账款”科目。

另外,这里的收入金额应该使用的是赊销金额,因为现销金额已经周转回来了。但实际中财务报表不会提供赊销和现销比例,所以采用的是营业收入。

投资性房地产是金融活动

原理:

投资性房地产在会计里面是属于经营活动,但在财管里属于金融活动。盖二者的分类差异导致。之所以是金融活动,是因为投资性房地产的目的是赚取租金或增值,非企业经营性活动。

管理用报表会计恒等式的推导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所有者权益

原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营资产+金融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营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所有者权益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所有者权益

净经营资产=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长期资产

原理:

经营流动资产-经营流动负债=经营营运资本

经营长期资产-经营长期负债=净经营长期资产

相加得:

经营资产-经营负债=净经营资产

-》净经营资产=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长期资产

记忆的角度来讲,就是短期经营资产加长期经营资产

息税前利润和税前利润的区别

原理: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税前利润)——这个公式中的利息费用是狭义利息费用,即财务费用;

税前经营利润-利息费用=税前利润——这个公式的利息费用是广义利息费用,它等于财务费用+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融资产投资收益

当广义的“利息费用”中没有其他金融损益时,就等于财务费用(狭义的利息费用),此时能推导出:

→息税前利润=税前经营利润

→息税前利润×(1-T)=税前经营利润×(1-T)= 税后经营净利润

税前经营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

原理:

这个公式该怎么理解。

税前经营利润是实体利润,利息费用是债权利润,利润总额就是股权利润。

所以是实体-债权=股权

税前经营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就记成息税前利润就可以。

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

原理:

利润总额*(1-T)=净利润

利润总额=税前经营利润-利息费用

》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

税后经营利润=经营损益

税后利息费用=-金融损益

》经营损益+金融损益=净利润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原理:

折旧、摊销影响利润,但不影响现金流,所以得在利润的基础上加回来。

而经营营运资本增加会引起现金流的减少,但不会影响利润,所以在利润的基础上减少。资本支出同理,固定资产的增加会引起现金流的减少,但不会影响利润。因为固定资产还要计提折旧,净经营长期资产是一个账面净值,加回折旧、摊销,才是原先的购买流出值。

净经营长期资产+折旧、摊销=资本支出

所以,公式转化为: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增加-折旧、摊销

=税后经营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增加)

=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的增加

记忆上: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摊销-短期资产增加-长期资产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的确定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原理:

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的增加

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净负债的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现金流量的简便算法

主体现金流量=归属主体的收益-应由主体承担的净投资

原理:

归属企业实体收益=EBIT*(1-T)=I*(1-T)+净利润

I*(1-T)是归属于债权的人收益

净利润是归属于股东的收益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是时期,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所以调整为增加值

所以

企业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增加

债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息-净负债增加

债务现金流=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减少(-净负债增加)

原理:

这个是站在债务人的角度来看现金流收入,利息就是债务人的收入,净负债的减少说明企业在还本,对于债务人来讲,也是现金注收入。相反,净负债增加说明债务人给企业现金,所以减少了现金流。

股权现金流=净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原理:

股权现金流=现金股利—股份发行

                =净利润—留存收益—股份发行

                =净利润—(留存收益+股份发行)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净负债增加)

                =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1-净负债/净经营资产)

或者这么来理解,净利润是属于股东的,但净经营资产有增加的资金需求需要权益提供一部分,所以扣除之后,流量减存量之后的现金才是属于股东的现金。

增加的金融负债=净负债增加-动用的金融资产             

原理:

净负债增加=增加的金融负债-增加的金融资产;

》增加的金融负债=净负债的增加+增加的金融资产;

》增加的金融资产=预计的金融资产-基期的金融资产=-(基期的金融资产-预计的金融资产)=-可动用的金融资产;

》增加的金融负债=净负债的增加-可动用的金融资产

如果没有可动用的金融资产

则增加的金融负债=净负债的增加

外部融资需求量计算方法

记忆:

总额法=净经营资产的增加=融资总需求-可动用的金融资产-留存收益增加

增加额法=增加的经营资产-增加的经营负债-可动用的金融资产-留存收益增加

            =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百分比)-可动用的 

               金融资产-预计营业收入*营利净利率*利润留存率

资金需要量

外部融资需求量= 增加销售额需要增加的资金量-留存收益增加额(预测期销售额×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

记忆:

这种只能结构化的按逻辑去记忆。

1、需要多少资金

2、内部能解决多少

3、还需要多少

外部融资需求=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可动用的金融资产-预计销售额×预计营业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分子分母同乘以销售收入

     =销售增长率*(基期经营性资产-基期经营性负债)-留存收益增加额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理解:

外部融资需求=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可动用的金融资产-预计销售额×预计营业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通常假设可动用金融资产为0

除以增加的营业收入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收入*(1+g)/销售收入*g×预计营业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1+g)/g×预计营业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融资总需求=净经营资产的增加

                 =销售增长额*净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

                 =销售增长额/净经营资产周转率

                 =基期净经营资产*营业收入增长率

原理:

这个是从管理用财务报表角度讲的。融资后是投入到经营活动中的,所以要从经营活动的角度,所以是净经营资产。

首先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融资渠道要么债权(外部的)、要么股权(内部的)

外部融资就是借款等引起净负债的增加。

内部融资就是留存收益的增加、引起的是股东权益的增加。

融资总需求来自内外两渠道不就是净负债的增加和股东权益的增加、这两个相加就是净经营资产的增加。

营业收入增长率等同于净经营资产增长率,因为假设前提是相关资产负债与营业收入之间保持稳定的百分比

外部销售增长比为负数             

原理:

比例为负数,说明外部融资需求为负数,则企业有余额,可以用来做短期投资。

提高权益乘数对外部融资额的影响

理解:

权益乘数=资产/权益

提高权益乘数,要么分子变大,权益不变,资产增加,那就意味着负债增加

要么分母变小,资产不变,权益变小,那么负债得增加

而负债增加只会增加外部融资额

净经营资产周转率同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的关系

理解:

净经营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经营资产

                         =营业收入/(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1/(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

内含增长率的计算(简易法)            

原理:

净经营资产增加=利润留存

期初净经营资产=期末净经营资产-利润留存

》净经营资产增加率=利润留存/期初净经营资产

》净经营资产增加率=利润留存/(期末净经营资产-利润留存)

=销售增长率=内含增长率

=预计营业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预计利润留存率/(1-预计营业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预计利润留存率)

而净经营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经营资产-经营负债)=1/(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

所以公式可以

=预计营业净利率*预计利润留存率/(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预计营业净利率*预计利润留存率)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

满足一定条件下的销售增长率,因为不增长新股,所以权益增长率=留存收益增加/期初股东权益              

原理: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留存收益本期增加/期初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率/期初股东权益

上下同除以期末资产

》本期营业收入×营业净利率×期末资产×本期利润留存率/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资产

》(销售净利率×期末总资产周转次数×期末总资产期初权益乘数×利润留存率)

》期初权益本期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原理:

可持续增长情况 下,资产增长率=负债增长率=权益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留存收益本期增加/期初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率/期初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率/(期末股东权益—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率)

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期末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润/期末股东权益×本期利润留存率/1—(本期净利润/期末股东权益×本期利润留存率)

=三连乘积/(1-三连乘积)

》期末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1—(期末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期末总资产周转次数×期末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1-销售净利率×期末总资产周转次数×期末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

=四连乘积/(1-四连乘积)

》(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简易法)             

原理:

》利润留存/(期末所有者权益-利润留存)

》利润留存/期初所有者权益

判断本年可持续增长率与本年实际增长率是否一致

原理:

看股东权益增长率是否不变。

股东权益增长率相关的比率,无非是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中有资产,所以可以看资产周转率。

一层一层推导下来。

财务政策和经营效率不变

原理:

财务政策不变说明资产负债率和留存收益比率不变,根据资产负债率不变可知权益乘数不变。

经营效率不变指的是营业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不变

若同时满足三个假设,为什么可持续增长率就不等于基期可持续增长率

原理:

三个假设不变,即周转率不变,资本结构不变,不发股票,但营业净利率和利润留存率变化,则利润累积数和期初股东权益数,必然不成比例变化,留存收益增加/期初股东权益,此时可持续增长率自然不等同于基期可持续增长率。

因为满足这三个条件,

资产周转率不变,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率

而资本结构不变,总资产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

不增发新股,则所有者权益增长率=留存收益增加/期初股东权益

可持续增长率就是满足一定条件下的销售增长率

在倒算营业净利率的时候,可以通过权益增长率来算留存收益增加,而留存收益的增加就是利润留存的增加,再根据利润留存率倒算净利润。

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1)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

因为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等需要的资金跟多,所以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

(2)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

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利润虚增,比如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0%,和去年相比今年利润增长率为10%,表面上看利润增加了,实际上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后,企业利润并没有增加,所以虚增了企业利润,有可能会增加股利分配额,所以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

(3)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

通货膨胀会引起利润上升,有可能会增加股利分配额,所以会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也是会加大企业的资本成本。

(4)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

证券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通货膨胀市场利率上升,则折现率上升,现值下降,因此证券价格下降

(5)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

通胀时期,央行会收紧银根(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使得银行信贷规模下降,增加筹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