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财务部是企业的数据中心,针对如此庞大的数据,财务人员如果不进行延伸、不做数据对标,空对空,那么即使掌握再多的数据没有太大的意义。
针对财务分析,你会发现只有将各项核心数据的结果“比一比”之后才会有意义、有效果,才能够支持决策。
对标是财务人员的强项,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对标,以下5点供参考:
1、收集数据
对标是需要数据来说话的,没有真实的数据,对标失去意义。
2、指定对标管理对口部门
数据对标可以是财务部负责,也可以是公司精益改善部负责。数据对标管理部门负责对标制度的出具,对标数据的收集、对标指标的指定、对标结果的公示、落后指标的督导并辅导对应的业务部门积极改善等事务。
3、重视对标的过程管理
对标的结果只是反映了某个时点的数据,要想结果好,必须在过程上下功夫,对标的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改善的过程,只有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取得理想的对标结果,而不能只关注某一时点数据。
4、将对标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对标和绩效从来都不是两条线,对标最怕重对比,轻改善,对比不是目的,改善提升才是目的,将对标结果的动态改善效果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改善闭环。
5、对标不等于达标,选择合适的指标
对标不能只关注最好的企业对应的指标,要考虑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等信息是否与本企业相接近,如果差异太大,那么即使是同行业优秀的企业对标指标的可比性仍然很差。对标标杆的选择应遵循“最好的不一定是最佳,合适才是最好的”原则。
其次对标不等于预算达标,将预算指标等同于对标指标并不可取。因为对标的目标在于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完成改善。
企业通过对标管理,能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不足之处,通过绩效考核激发内部动力,实现持续地改进和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