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账款是企业在购买商品、材料或接受劳务供应时发生的应付而未付的款项,属于企业短期信用融资。若企业不守信用,不按约定偿还应付账款,则企业信用受损,甚至可能会引起企业财务危机。作为财务人员,如何防范应付账款风险变得尤其重要,以下7个重点关注的方向供参考。
1、暂估入库业务管控
财务人员日常应重点管控应付账款-暂估入库科目金额,正常情况下物资验收合格入库之日起3 个月内应办结报销入账手续,结清应付账款-暂估入库。未结清,财务人员应主导业务经办人提交原因分析,跟踪应付账款-暂估入库清理情况。
财务人员应注意应付账款-暂估入库是否有预付款等情形,防止因内部控制漏洞导致负债、库存的虚增。因业务处理错误、供应商书面确认,不再结算的应付账款-暂估入库应及时核销。
2、建立应付财款相关的制度、流程,明确审批权限
企业应建立从应付账款的产生、报销审核、支付核销等具体业务的制度、流程及对应的审批权限。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对应的制度、流程支撑,有利于部门之间高效沟通,最大限度从制度流程上避免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如支付的单证上所列示的数量与仓库实收数不一致,退货数据未及时更新传递至财务部导致货款多支付、预付款未及时核销导致重复付款等)。
3、明确会计核算要求及标准
物料从采购入库、报销入账、价差处理到质量退货索赔等业务,财务人员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岗位业务操作说明书,明确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各环节关键控制点,尽量做到会计核算标准化。避免因账务处理错误导致报表数据不真实。
4、做好应付账款对账管理
财务应明确与供应商对账的频次,定期要求业务人员通知供应商获取对账明细,及时进行核对,发现差异及时处理。
5、辅导业务经办人做好应付账款相关的单证、合同管理
应付账款的重要支付证明如合同、送货单证、入库单证、退货单证等重要单证应按规定进行保存提交,财务人员审核付款时发现业务人员提供的单证或合同与发票、实物数量不一致时,应及时退回单证拒绝支付。
6、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
企业应借助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从供应商的导入、合同签订、订单下达、收货、入账、支付全流程自动化,系统设置关键节点由对应的经办人进行审核控制,最终实现自动生成相应的报表数据,及时推送各环节需求人员,真正实现高效的业财融合。
7、加强培训,实现各部门高效协作沟通
应付账款的管理出现漏洞原因之一可能是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针对重要的缺陷问题定期组织培训,有利于各部门之间实现高效沟通,减少长账龄、多付或少付的情况发生。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