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会计报表是企业一段时间内财务记录,但是仅从报表所列示的静态数据,无法判断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还需要对报表数据进一步加工、比较分析,才能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因此会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会计报表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输出一系列数据化的财务指标,能够帮助报表使用者更加简单直观的掌握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当然,在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会计报表使用群体也是会发生变化,这需要针对不同的报表受众有侧重点的进行分析,以满足各类群体的使用需求。
(一)加大对报表分析人员的培养
1、加强非专业人员的理论培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非财务专业人员需要跳出财务会计核算的思维,从自身着手,积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核、提升自身学历、按时参加继续教育,逐步提高理论专业素养,把实际工作经验同财务管理理论相结合。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之后,再培养战略眼光和多重思维能力,从会计核算中跳出来,多关注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拓宽视野,最终能够站在企业决策者需求的角度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
2、鼓励财务人员参与工作实践
财务专业人员应走出办公室,有条件的可以在部门之间进行轮岗,这样才能提高对本企业业务的熟悉程度,这样才能从报表分析中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例如,通过行业对比,本企业同类产品成本高于同行业水平,通过对工序的实际观察研究,找出原因如某些环节因为分摊了不合理的费用、人工成本过高、资源良妃。通过这种分析,直接帮助管理者找到了问题和方向。
(二)建立科学的会计报表分析体系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不断变化的,报表分析人员应基于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针对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分析方法,然后对这些数据指标进行结构化的划分。会计报表分析需要对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动和指标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首先,通过主要业务板块包括主要产品或服务收入的增减变化和原因分析,掌握主要业务板块收入及毛利占总收入的比重,通过比较得出所处行业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其次,对比宏观经济政策发布前后变化,得出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影响。通过如上分析,都可以使管理者认识到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从而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2、经济效益分析
企业盈利情况分析,能够反映出企业盈利结构、各业务板块效益贡献和效益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成本费用分析,反映出成本费用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材料、费用、工资性支出、借款利率调整等对效益的影响;税负分析,放映出税务政策的调整对效益的影响,包括有关税种和税率调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退税返还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盈利能力相关指标的年度间对比分析,反映股东回报、资产的盈利能力变化。通过如上各个分析版块,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3、现金流情况分析
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将本年度与上年度现金流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现金流规模和结构,流入的主要来源,流出的主要用途,分析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指标,结合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全面反映企业整体的现金流情况。
4、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分析
将本年度同上年度所有者权益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及原因,分析其中各项因素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如所有者权益的增长是来自于股东追加投资,还是企业日常的经营积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原因是经营亏损还是股利分配,通过全面细化的分析反映出股东出资的保值增值情况。
(三)会计报表分析信息化建设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购入财务软件,依据会计核算生成的财务报表,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相关信息,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对比分析项目,输出企业需要的报表分析数据,助力报表使用者的合理决策。在财务分析信息化建设方面,建议在实际工作中从以下方面考虑,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首先,企业应在考虑经济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应考虑增加报表分析模块,如企业在初创期,无法开发个性化和全面化的财务分析系统,财务人员也应设置一些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指标,反映企业重要的经济变化,以满足这一阶段的财务需求。
其次,为了快速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条件的企业应开发一套集合企业战略管理、财务分析、人力资源、项目管理、产品管理等各个模块的企业管理系统,在业务和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能够快速进行系统升级和维护,随时取到各个业务模块的数据,减少数据收集汇总的时间。
最后,根据自身情况将各项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分类,例如衡量资产质量的指标分为一类,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分为一类,衡量债务风险的指标分为一类,衡量人均指标的分为一类。分类完毕后,设置指标取数来源,对比变化的公式,以后每次一键就能计算出所需的指标数据,再将根据指标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表并输出分析结论,如此一来就将财务人员从大量的指标计算中解脱出来,同时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大大增加。
(四)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分析相结合
非财务指标往往能反映企业的未来,因此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需要建立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采用平衡计分卡中绩效分类方法,对业务各个维度进行分析,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运营情况。
1、分析企业的财务战略
企业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自身的财务战略,例如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并通过相关财务指标对比发现引起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的变化;可以从近年来的财务报表计算相关指标作纵向对比,如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掌握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了解企业的利润分配、资产结构、投资情况;可以和同行业同规模的企业作横向、纵向比较,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与竞争者的差距。
2、分析企业的客户
企业可能为客户提供多种产品、提供多种服务,但是客户选择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并不多,客户数据分析能够反馈每种类别客户的偏好、行业前景等,更好的帮助管理者进行销售决策。企业可以从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客户的类型、产品返工数量、合作者的评价,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主要产品和服务水平、客户的性质、售后服务、外部关系等信息,全面反映与客户有关的信息。
3、分析企业的内部流程
企业的创新过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是内部流程的展现。企业可以从产品开发能力、产品和服务交付的及时率、安全质量指标,了解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产品服务效率水平、安全生产的情况,帮助管理者找到提供客户价值的关键流程,然后通过改善流程吸引和留住目标客户。
4、分析企业的学习
成长性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无形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企业可以从员工培训完成率、团队建设、人均产出等指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团队合作、人均效率。通过评价企业的学习成长性,揭示企业的实际能力与实现业绩所需能力之间的差距,指导管理者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
结语
会计报表分析对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掌握未来的发展趋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财务分析人员需要全面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将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企业建立全面有效的报表分析体系,定期输出合理有效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警,最终让报表使用者从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和建议中获益。
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学员将同时获得商业数据分析证书,该证书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制,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签章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通过CFDA课程的学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向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