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财务数据分析-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

2023-04-13 08:21:14

浏览量

image.png

营运能力主要指资产运用、循环的效率高低。一般而言,资金周转速度快,说明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企业就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收益。营运能力指标通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反映,主要包括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和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image.png

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比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管理效率越高。反映应收账款管理能力的另外一个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低,表明应收账款管理效率越高。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计算期天数(从销售开始到收回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周转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营业收入

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从理论上而言,赊销引起应收账款的产生,所以对应的营业收入应为赊销收入,而非全部营业收入,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赊销数据比较难取的,且可以假设现金销售是收账时间为零的应收账款,所以,公式中的营业收入用扣除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后的销售净额数据。其次就是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报表中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并且应收账款为未扣除坏账准备前的金额。

 存货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性指标。

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存货从取得到存货销售所需要的时间)=周转期计算天数÷存货周转次数=周转期计算天数×存货平均余额÷营业成本

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运用水平。

在具体分析时需要注意存货周转率的高低与企业的经营特点有密切关系,要注意行业的可比性。另外,该比率反映的是存货整体的周转情况,不能说明企业经营各环节的存货周转情况和管理水平,应该结合应收账款周转情混合信用政策进行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周转期计算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周转期计算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营业收入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销售各阶段所占有的时间越短,可相对节约流动资产,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周转期计算天数÷固定资产周转次数=周转期计算天数×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营业收入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结构合理、利用率高。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各项资产的周转率指标用于衡量各项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经常与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过规定培训课时,经考试合格,将获得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财务数据分析师CFDA(中级)专业能力证书》。

image.png

通过CFDA课程的学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向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